序列呈现方式对元认知监控的影响:不同监测类型的对比
发布时间:2021-05-05 16:46
人们如何做出监测判断?线索模型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解释:监测判断都是一种推论。人们通过“比较”过程做出的监测判断可以反映单个项目间相对可回忆性的差异(即对内部线索敏感),但不能反映出项目整体可回忆性的差异(即对外部线索不敏感)。按照线索模型的观点,如果“比较”过程消失,学习判断则不再受到内部线索的显著影响。有研究者通过使用序列呈现方式中的单一序列,也就是区组呈现词对,来消除“比较”过程的影响以验证上述假设。结果发现学习判断依然受到词对关联性(内部线索)的显著影响,质疑了线索模型。但上述研究中只探讨了无“比较”过程时的学习判断,并未与存在“比较”过程的情况进行对比。并且考虑到监测判断类型多样,有必要再结合自信心判断,来验证“比较”过程的作用。此外,以往研究只关注序列呈现方式对元认知监测的影响,而忽略了后续的元认知控制过程。因此本研究分为两部分,来解决上述问题。研究1通过一个实验来考察不同序列呈现方式下,学习判断和自信心判断在判断等级、判断准确性上的差异。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组内自变量为词对关联性,组间自变量为序列呈现方式。结果发现:在判断等级上,关联词对的学习判断和自信心判断等级均显...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元认知监测
1.1.1 元认知监测相关概念
1.1.2 元认知监测研究范式
1.1.3 元认知监测测量指标
1.1.4 元认知监测加工机制
1.1.5 元认知监测影响因素
1.2 元认知控制
1.2.1 元认知控制研究范式
1.2.2 元认知控制测量指标
1.2.3 元认知控制加工机制
1.2.4 元认知控制和回忆成绩
1.3 元认知监测和控制的关系
1.4 序列呈现方式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整体设计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现实意义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1 序列呈现方式对学习判断和自信心判断的影响
3.1.1 目的及假设
3.1.2 方法
3.1.3 结果
3.2 实验2a 序列呈现方式对元认知控制的影响:基于理论过程的监测研究范式
3.2.1 目的及假设
3.2.2 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3 实验2b 序列呈现方式对元认知控制的影响:基于体验过程的监测研究范式
3.3.1 目的及假设
3.3.2 方法
3.3.3 结果
3.3.4 讨论
4 综合讨论
4.1 “比较”过程的必要性:不同监测类型的对比
4.2 元认知监测对控制的影响:序列呈现方式的作用
4.3 序列呈现方式与回忆成绩
4.4 创新之处
4.5 研究不足和展望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材料数量和人格特质对学习判断的影响[J]. 姜淑梅,姜英杰. 心理学探新. 2015(06)
[2]不同动机和材料因素对学习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J]. 宿淑华. 心理科学. 2012(02)
[3]情绪状态对学习判断的影响及其机制[J]. 张振新,徐宪斌. 心理科学. 2012(01)
[4]即刻学习判断的系列位置效应:内外部线索的影响[J]. 陈海德,赵成斌,李伟健. 心理科学. 2011(02)
[5]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J]. 陈金环,刘学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0(11)
[6]加工流畅性和提取流畅性与学习不良儿童学习判断的关系[J]. 侯瑞鹤,俞国良. 心理学报. 2008(09)
[7]知晓感和学习判断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J]. 陈功香,张承芬. 心理学探新. 2007(02)
[8]学生提取自信度判断准确性的发展[J]. 唐卫海,刘希平,方格.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02)
[9]词频、易接近性和词表序列成分对近因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J]. 周梅花,刘爱伦. 心理科学. 2005(01)
[10]国外有关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的研究概述[J]. 刘希平,方格,杨小冬.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4)
硕士论文
[1]认知方式、奖励方式及材料难度对大学生学习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 庞翠菊.郑州大学 2010
[2]认知方式和内外部线索对元记忆监控和回忆成绩的影响[D]. 金玉华.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0236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元认知监测
1.1.1 元认知监测相关概念
1.1.2 元认知监测研究范式
1.1.3 元认知监测测量指标
1.1.4 元认知监测加工机制
1.1.5 元认知监测影响因素
1.2 元认知控制
1.2.1 元认知控制研究范式
1.2.2 元认知控制测量指标
1.2.3 元认知控制加工机制
1.2.4 元认知控制和回忆成绩
1.3 元认知监测和控制的关系
1.4 序列呈现方式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整体设计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现实意义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1 序列呈现方式对学习判断和自信心判断的影响
3.1.1 目的及假设
3.1.2 方法
3.1.3 结果
3.2 实验2a 序列呈现方式对元认知控制的影响:基于理论过程的监测研究范式
3.2.1 目的及假设
3.2.2 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3.3 实验2b 序列呈现方式对元认知控制的影响:基于体验过程的监测研究范式
3.3.1 目的及假设
3.3.2 方法
3.3.3 结果
3.3.4 讨论
4 综合讨论
4.1 “比较”过程的必要性:不同监测类型的对比
4.2 元认知监测对控制的影响:序列呈现方式的作用
4.3 序列呈现方式与回忆成绩
4.4 创新之处
4.5 研究不足和展望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材料数量和人格特质对学习判断的影响[J]. 姜淑梅,姜英杰. 心理学探新. 2015(06)
[2]不同动机和材料因素对学习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J]. 宿淑华. 心理科学. 2012(02)
[3]情绪状态对学习判断的影响及其机制[J]. 张振新,徐宪斌. 心理科学. 2012(01)
[4]即刻学习判断的系列位置效应:内外部线索的影响[J]. 陈海德,赵成斌,李伟健. 心理科学. 2011(02)
[5]学习判断与学习时间分配的关系[J]. 陈金环,刘学兰. 心理科学进展. 2010(11)
[6]加工流畅性和提取流畅性与学习不良儿童学习判断的关系[J]. 侯瑞鹤,俞国良. 心理学报. 2008(09)
[7]知晓感和学习判断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J]. 陈功香,张承芬. 心理学探新. 2007(02)
[8]学生提取自信度判断准确性的发展[J]. 唐卫海,刘希平,方格.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02)
[9]词频、易接近性和词表序列成分对近因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J]. 周梅花,刘爱伦. 心理科学. 2005(01)
[10]国外有关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的研究概述[J]. 刘希平,方格,杨小冬.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4)
硕士论文
[1]认知方式、奖励方式及材料难度对大学生学习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 庞翠菊.郑州大学 2010
[2]认知方式和内外部线索对元记忆监控和回忆成绩的影响[D]. 金玉华.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0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7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