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真假字判断任务中的汉字声旁家族效应

发布时间:2021-06-07 04:48
  拼音文字的正字法“家族大小”是指通过改变单词的一个字母(而不改变字母的位置)可以形成的其它单词的个数。拼音文字的正字法家族效应最初由Coltheart et al.(1977)提出,之后有较多研究都报告了家族促进效应,这种促进效应在低频词中更突出。拼音文字家族效应研究中,家族促进效应的作用点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字形邻近词假说,它认为邻近词的作用点是在词形表征水平上加快对目标词的识别(Andrews,1997);第二种是双通路瀑布式模型(Dual Route Cascaded,DRC)提出的音形邻近词假说,它认为邻近词的作用点是在语音表征水平上加快对目标词的识别。拼音文字的形-音规则性较强,正字法邻近词常常也是其语音邻近词,因此难以区分这两种假说,而汉字的形音规则性较弱,字形邻近词大多读音不同,因此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对汉字家族效应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设计了三个实验,目的是深入探讨真假字判断任务中汉字声旁家族效应,以及家族效应中家族字的作用点。实验一探讨声旁家族大小对低频目标字识别的影响,选取的是声旁家族中低频字作为目标字,结果显示大家族目标字的反应显著比小家族的快,且声旁大家族...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拼音文字的家族效应
    1.2 汉字的家族效应
    1.3 家族效应的相关理论与解释
    1.4 家族效应的ERP研究
2 问题的提出
3 实验一 声旁家族大小对低频目标字识别的影响
    3.1 实验目的
    3.2 被试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材料
    3.5 实验程序
    3.6 结果
    3.7 实验一讨论
4 实验二 声旁家族大小对高频目标字识别的影响
    4.1 实验目的
    4.2 被试
    4.3 实验设计
    4.4 实验材料
    4.5 实验程序
    4.6 结果
    4.7 实验二讨论
5 实验三 声旁家族大小对不规则字识别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5.1 实验目的
    5.2 被试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材料
    5.5 实验程序
    5.6 EEG记录和数据分析
    5.7 实验结果
    5.8 实验三讨论
6 总讨论
    6.1 真假字判断任务中的声旁家族效应
    6.2 汉字声旁家族效应的作用点
    6.3 汉字读音规则性对声旁家族效应的影响
    6.4 真假字判断任务中的规则性效应
7 结论
8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215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15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