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及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2 19:54
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以及特殊的人口政策,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因年龄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现象,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研究发现,年龄刻板印象在外显和内隐水平都存在,他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血压和冠心病等生理功能,记忆成绩和判断力等认知功能、步行速度和书写笔迹好坏等行为结果、还会体影响人们接受医疗治疗和生存意志。年龄刻板印象对人们的影响如此巨大,然而对影响年龄刻板印象因素的探究却很少,目前仅有与老年人接触频次和接触质量这两个因素。然而,已有研究表明,态度会影响人们的刻板印象,那么细化到年龄刻板印象领域中,有关年龄的态度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年龄刻板印象。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以国内外已有研究为基础,探讨老年人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分为两部分: 研究一探讨人口学变量是否会影响老年人的外显年龄刻板印象和内隐年龄刻板印象,以及老年人的内隐年龄刻板印象在身体特征、个人表达和认知能力三个维度中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外显龄刻板印象和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使用《老化事实测验》测量老年人的外显年龄刻板印象,从身体特征、认知能力和个人表达三个维度,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刻板印象
2.1.1 刻板印象发展及相关概念
2.1.2 刻板印象的形成理论
2.2 年龄刻板印象
2.2.1 年龄刻板印象的概念
2.2.2 年龄刻板印象形成的观点
2.2.3 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研究
2.2.4 与老年人接触对年龄刻板印象影响的研究
2.2.5 与老年人接触对老化态度影响的研究
2.2.6 老化态度与年龄刻板印象
2.2.7 有研究的不足
3 研究构想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4 研究一 老年人的外显和内隐年龄刻板印象及其关系
4.1 引言
4.2 研究目的
4.3 研究假设
4.4 研究方法
4.4.1 被试
4.4.2 研究材料
4.4.3 研究设计
4.4.4 研究过程
4.5 数据处理
4.5.1 内隐联想测验的数据处理
4.5.2 外显年龄刻板印象数据处理
4.6 实验结果
4.6.1 被试分布
4.6.2 外显年龄刻板印象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4.6.3 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4.6.4 内隐年龄刻板印象三个维度的刻板性差异比较
4.6.5 老年人外显—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4.7 分析和讨论
4.7.1 老年人外显年龄刻板印象
4.7.2 老年人内隐年龄刻板印象
4.7.3 老年人内隐年龄刻板印象三个维度的刻板性比较
4.7.4 老年人外显—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4.8 结论
5 研究二 探究与老年人的接触、老化态度和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1 引言
5.2 研究目的
5.3 研究假设
5.4 研究方法
5.4.1 被试
5.4.2 研究材料
5.4.3 研究过程
5.5 数据处理
5.6 数据结果
5.6.1 接触频次、接触质量和老化态度的总体情况
5.6.2 不同老化态度水平上,内隐外显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分析
5.6.3 不同接触频次、老化态度与外显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6.4 不同接触频次、老化态度与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6.5 与老年人的接触质量、老化态度与外显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6.6 与老年人的接触质量、老化态度与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7 分析和讨论
5.7.1 不同老化态度水平上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分析
5.7.2 与老年人的接触频次、老化态度和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7.3 与老年人的接触质量、老化态度和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8 结论
6 总讨论
7 总结
7.1 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827930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刻板印象
2.1.1 刻板印象发展及相关概念
2.1.2 刻板印象的形成理论
2.2 年龄刻板印象
2.2.1 年龄刻板印象的概念
2.2.2 年龄刻板印象形成的观点
2.2.3 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研究
2.2.4 与老年人接触对年龄刻板印象影响的研究
2.2.5 与老年人接触对老化态度影响的研究
2.2.6 老化态度与年龄刻板印象
2.2.7 有研究的不足
3 研究构想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4 研究一 老年人的外显和内隐年龄刻板印象及其关系
4.1 引言
4.2 研究目的
4.3 研究假设
4.4 研究方法
4.4.1 被试
4.4.2 研究材料
4.4.3 研究设计
4.4.4 研究过程
4.5 数据处理
4.5.1 内隐联想测验的数据处理
4.5.2 外显年龄刻板印象数据处理
4.6 实验结果
4.6.1 被试分布
4.6.2 外显年龄刻板印象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4.6.3 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4.6.4 内隐年龄刻板印象三个维度的刻板性差异比较
4.6.5 老年人外显—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4.7 分析和讨论
4.7.1 老年人外显年龄刻板印象
4.7.2 老年人内隐年龄刻板印象
4.7.3 老年人内隐年龄刻板印象三个维度的刻板性比较
4.7.4 老年人外显—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4.8 结论
5 研究二 探究与老年人的接触、老化态度和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1 引言
5.2 研究目的
5.3 研究假设
5.4 研究方法
5.4.1 被试
5.4.2 研究材料
5.4.3 研究过程
5.5 数据处理
5.6 数据结果
5.6.1 接触频次、接触质量和老化态度的总体情况
5.6.2 不同老化态度水平上,内隐外显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分析
5.6.3 不同接触频次、老化态度与外显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6.4 不同接触频次、老化态度与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6.5 与老年人的接触质量、老化态度与外显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6.6 与老年人的接触质量、老化态度与内隐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7 分析和讨论
5.7.1 不同老化态度水平上年龄刻板印象的差异分析
5.7.2 与老年人的接触频次、老化态度和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7.3 与老年人的接触质量、老化态度和年龄刻板印象的关系
5.8 结论
6 总讨论
7 总结
7.1 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827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82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