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热线咨询来电者求助表达过程的质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心理热线咨询来电者求助表达过程的质性分析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心理热线咨询初始阶段来电者求助表达过程的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例某大学生心理热线的来电录音作为研究对象,对录音转录文字按照每分钟进行编码,并进行文本分析。结果:心理热线咨询初始阶段多为来电前15分钟;来电者求助过程经历了问候阶段、提出问题阶段、问题描述阶段;来电者倾向于用一句话提出问题,提出时机比较早;心理热线来电者的问题表达方式分为困惑型、抱怨型,情绪型、要方法型,以及替人咨询型。结论:心理热线咨询初始阶段来电者的求助表达过程多受心理热线快捷性、隐匿性等因素影响,有其特点。对不同求助类型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心理热线 心理求助 咨询过程
【分类号】:B849
【正文快照】: 心理热线咨询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疗、高校、危机干预等众多领域,逐渐成为心理卫生服务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显示,热线咨询具有联络与支持,及时性,方便性,自主性,匿名性和隐秘性等特点[1]。目前国内心理热线咨询研究集中在来电分析[2]、不同领域的应用经验[3,4]、以及对热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庞书勤;;我国电话心理咨询规范化探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11期
2 卢勤;;心理热线在汶川地震后心理干预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12期
3 陈健;吴佩宁;;113例心理援助热线咨询资料分析与思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4 李晓驷;心理治疗设置的作用及其意义[J];上海精神医学;2003年01期
5 郭潇萌;贾晓明;;大学生青春期心理分离个体化过程质性研究[J];学理论;2013年24期
6 余青云;张海钟;;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7 夏勉;江光荣;;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年05期
8 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9 高一虹,龙迪;电话心理咨询导语:结构与功能[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3期
10 刘慧铭;肖水源;;危机干预热线的发展及研究简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芳;;编辑心理自助系统的构建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郭永刚;;学校危机干预的新视角——基于学生主体的分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张廷朝;;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J];纺织教育;2010年03期
4 吴安新;张磊;;大学生犯罪污名的认知与防控[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6期
5 张琳;陆晔;王家栋;王健;叶魏;韩晓晖;方筠;;“800咨询热线”在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中的作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9年04期
6 姜海燕;王芬芬;侯日霞;;大学生心理求助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6期
7 童萍;田玉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内容需求的相关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年03期
8 王萌;;“求助意识”培养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的先导作用[J];高校辅导员;2013年02期
9 李稚琳;;大学新生心理回访之探究[J];大学教育;2013年16期
10 高文s,
本文编号:513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513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