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追踪观察

发布时间:2017-07-08 00:14

  本文关键词: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追踪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贫困 适应 心理学 精神卫生 学生


【摘要】:目的探索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29名贫困大学生和2 339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连续3 a的追踪调查。结果在纵向数据上,贫困生3 a在自责、求助和幻想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非贫困生3 a在除合理化外CSQ的5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共同趋势是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逐年增加,自责、幻想和退避得分逐年减少;在横向对比上,贫困和非贫困生在解决问题(3 a)、求助(第3年)和退避(第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贫困生在解决问题和求助上得分较高,在退避上得分较低。在性别变量上,男、女贫困生入校3 a CSQ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非贫困男、女生3 a则在除合理化外CSQ的5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入校后,应对方式逐渐成熟,但贫困生的应对方式相比非贫困生更为成熟。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学生处;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音乐治疗研究中心;
【关键词】贫困 适应 心理学 精神卫生 学生
【基金】:2015年度广东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2015DYYB099) 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XZ140609)
【分类号】:B844.4
【正文快照】: 经济贫困会使大学生承受更多的家庭、学习、生活、人际、就业等压力[1],遭受比同龄人更多的挫折,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表现出更多的人际敏感、自卑、强迫、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2-4]。研究发现,应对方式在应激事件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机制显著[4-6],能起到调节身心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睿;宛蓉;;不同感恩方案对贵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效果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532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532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d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