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及神经基础
本文关键词: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及神经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依恋焦虑 依恋回避 注意偏向 形成机制 神经基础
【摘要】:不安全依恋者的注意偏向是指依恋焦虑和回避个体对依恋信息产生或趋近或回避的注意偏好,这一注意偏好使得个体形成了处理与依恋对象关系的特殊认知机制:依恋回避个体偏好采用防御性机制,倾向于回避对依恋信息的注意;依恋焦虑个体偏好采用夸大性机制,倾向于夸大威胁性信息,因而会积极寻求与依恋对象的亲近。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绪信息、痛觉感受和工作记忆三个方面;加工阶段特征主要涉及P1、N1波等代表的注意自动加工和LPP波代表的注意控制加工;脑网络上主要包括两个子网络,即负责情绪评估的边缘系统和负责情绪调节的以前额叶为代表的神经网络。未来研究中更应该关注刺激物的生态效度,检验依恋系统是否激活,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阶段的关系,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及注意偏向的跨文化研究。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关键词】: 依恋焦虑 依恋回避 注意偏向 形成机制 神经基础
【分类号】:B842.3
【正文快照】: Ainsworth,Blehar,Waters和Wall(1978)最早提出了依恋风格的分类系统,并将其划分为安全依恋(secure attachment)和不安全依恋(insecureattachment)。陆续有研究者发现依恋个体稳定的认知与行为模式似乎由两个维度组成:回避和焦虑(ShaverHazan,1993;Cameron,Finnegan,Morry,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彩娜;石鑫欣;黄凤;马婧;;安全依恋的概念、机制与功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君男;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宽恕的关系:沉思和共情的中介作用[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文凤;王争艳;王岩;;依恋的神经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班兰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感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时珍;企业家职业化的必然性与形成机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李红;;论夸张辞格的形成机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徐松林;论选择[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0年04期
4 师建国;;网络瘾形成机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5 叶朝成;曾艳山;;《也谈刻意曲解》一文中的问题与不足——兼论刻意曲解的形成机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李淑静;;“蛋果”词的形成机制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12期
7 阎小培,郭建国,胡宇冰;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1997年02期
8 汪萱;赖小林;徐霄扬;;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10期
9 李望舒;试论自卑的形成机制及应对策略[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吴彩虹;全承相;李志春;;大学生自杀形成机制及其防控[J];法制与社会;2009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豹;彭勇;刘健;殷鑫铭;程永;秦林;;塔坪2~#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马惠民;马周全;;地下采煤与韩城电厂横山滑坡的形成机制[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3 包雄斌;苏爱军;练操;石纲;徐复兴;;羊角滑坡群的形成机制及其演化发展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广俊;;自贡市区滑坡的基本特征[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5 邵中勇;;鸡鸣寺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力学分析[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6 马惠民;马周全;;地下采煤与韩城电厂横山滑坡的形成机制[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国元;揭秘“价格形成机制”[N];证券时报;2011年
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鄂永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别忽视了“有管理”[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3 记者 刘红;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是当前改革重点[N];金融时报;2014年
4 李远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改革汇率形成机制 破解稳定与均衡两难[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5 马骏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目前的汇率形成机制难以持续的原因[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6 张泰欣;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亟待推进[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吕冬 姚玉洁 王涛;央行探索利率市场形成机制[N];中国信息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赵晓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世人瞩目[N];经济日报;2005年
9 陈琦 记者 杨联民;保持力度 凝聚共识 创新方法 形成机制[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10 田俊荣;继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桑;政府采购网上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设计及应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2 马e,
本文编号:610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1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