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的情绪偏向效应的时间进程(英文)
本文关键词:年龄相关的情绪偏向效应的时间进程(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正性情绪偏向 老化 事件相关电位 oddball范式 时间窗口
【摘要】:来自记忆、注意和决策等领域的大量研究发现,在加工情绪刺激时老年人具有正性情绪偏向或负性情绪规避的特点.本研究采用oddball变式,将情绪面孔图片作为分心刺激呈现.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脑电,考察不同情绪效价对脑电波的影响,同时考察老年人在非任务相关条件下情绪加工和情绪调节的时间进程.研究发现,在相对早期时间窗口(270~460 ms),年轻组脑电不受情绪效价影响,而老年组中悲伤情绪面孔较之快乐和中性情绪面孔引发了一个更大的正成分(P3a).在晚期时间窗口(500~850 ms),年轻组中悲伤情绪面孔吸引了被试更多注意并引发了一个更大的正性慢波.相反,老年组在晚期加工阶段,情绪效价效应消失.研究揭示了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加工非任务相关的情绪刺激时存在的时间进程差异,年龄相关的正性情绪效应发生在晚期时间窗口,表现为年轻组的负性情绪偏向和老年组的无情绪偏向.研究结果为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提供了来自脑电数据的支持.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老年心理研究中心;University
【关键词】: 正性情绪偏向 老化 事件相关电位 oddball范式 时间窗口
【基金】: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770725,31070916,31300856) National Science&Technology Pillar Program of China(2009BAI77B03)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SCX2-EW-J-8) Specialized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20130182120013)~~
【分类号】:B842.6
【正文快照】: It has been claimed that,although aging is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a decline of cognitivefunction,emotional regulation remains stable or evenenhanced across the adult lifespan[1].This aging effecthas been characterized as either a preference forpositive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昭;王振宏;雷榕;;词—面孔任务中的情绪效价冲突效应及性别差异[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3期
2 章吉;陈英和;李雯;;儿童混合表情识别的发展及与基本表情识别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2期
3 刘阳娥;冯正直;戴琴;王凤;廖承菊;;重复呈现情绪面孔对抑郁症状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4 张均;冯正直;;沉思和分心对抑郁个体分心抑制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5 李丽;丁妮;梅磊磊;薛峰;董奇;;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的单相抑郁症情绪加工特点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7年12期
6 陈睿;杨金林;李鹏;何顺超;陶云;;情绪性工作记忆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2期
7 朱雪玲;雷潇;文旆;;阈下情绪面孔及其脑机制[J];国防科技;2013年04期
8 钟毅平;张宇驰;田桑;郭可;李文和;颜玉平;周路平;;短期接触暴力电脑游戏导致暴力敏感:一项ERP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6期
9 张磊;刘洪广;;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谎与反测谎研究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年01期
10 高军峰;张文佳;杨勇;胡佳佳;陶春毅;官金安;;基于P300和极限学习机的脑电测谎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雅如;徐展;;同时工作记忆负载对词-面孔Stroop效应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海;青少年情绪调节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钟明天;抑郁认知易感者负性情绪信息加工的杏仁核激活及脑功能连接特征[D];中南大学;2011年
3 马宁;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和脑结构的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傅一笑;基于双生子的儿童个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过五种感觉通道的交流现象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陈顺森;自闭症幼儿面孔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社会认知缺陷指标的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肖宵;环境中冲突信息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7 孙金燕;利用脑电及光电联合检测分别研究注意中的定向和执行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汪海彬;职前教师情绪觉察的特点及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杨博;长时间持续警戒任务下脑力疲劳对前注意和注意加工能力影响的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李毕琴;非随意注意中偏差干扰现象的实质:对提示信息观的完善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静;两类厌恶材料:厌恶敏感性相关的fMRI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雅如;同时的工作记忆负载对词—面孔Stroop效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笑樱;远程学习者情感自评量表及预警模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叶榕;情绪面孔加工受知觉负载影响的注意瞬脱范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赵丽娜;阈上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物质焦虑大学生返回抑制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湘兰;老年抑郁认知易感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7 张海霞;情绪启动对中学生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蒋颖;个人熟悉性和恐惧表情在面孔知觉过程中对杏仁核激活相互作用的fMRI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杜经纶;健康受试者与重性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李强;情绪面孔与不同灰度背景对瞳孔大小影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小虎,罗跃嘉,魏景汉,王国锋;面孔内外特征对东西方面孔识别影响的ERP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642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4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