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导向、核心框架与主要挑战
本文关键词: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导向、核心框架与主要挑战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心理学 本土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人文主义
【摘要】: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应以人文主义为基本理论导向,以如何用心做人、用心做事为核心思考框架,以符合中国学术传统、贴近中国社会现实的语言建立包括本土认知心理学、本土人生心理学、本土社会心理学等在内的中层理论体系。本土化的工作面临如何在个体的内在体验与外在证据之间以及在理论的描述性与规范性之间达成平衡,如何建构有效的本土研究工具,以及如何突破现存心理学体系下的弱势地位的挑战。研究者应坚持中西比较、古今对照的原则对传统思想进行现代性转化,并应加强研究单位的协同创新和研究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来推动本土化进程的深入展开。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
【关键词】: 中国心理学 本土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人文主义
【分类号】:B84-092
【正文快照】: 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中国人的心理世界,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似乎也非常空泛。中国人的心理世界究竟有什么特征,使得我们无法通过科学心理学这一较为普遍性的研究范式而窥得全貌?实际上,对心理本质属性的看法反映出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认知,这种认知一定是带有文化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仲贻;;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探索[J];大家;2012年08期
2 许先文;;具身认知:语言认知研究的跨学科取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李云媛;莫永华;;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马天芳;;社会调查真实性解读——对调查主体与调查客体双重因素的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张海明;;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02期
6 谢文标;余欣欣;;初中学生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7 董海军;梁乃文;周强;;调查方式与回答差异——基于湖南G县农村调查数据的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崔倩;叶浩生;;触觉经验对性别分类的影响:具身的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官群;;中文数量语义更多为上的空间动觉一致性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10 李加武;吴婧婧;;《性自命出》“情”义初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家忠;;建立中国特色的分析社会心理学[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燕婷;;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时辉;制度变迁中的感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2 黄刚;整合与互动[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3 张伯邑;具身心智相态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肖丽;消费者的权力感和价格参照来源对其价格公平感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苗曼;天性引领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沛超;心理治疗的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李亚凝;本土价值的回归:中国指导性案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曹玲玉;论中国抗战音乐的伦理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林佑益;基于认知心理语言的五行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白臣;道德自觉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茵;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具身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阳达;语言理解中温度与情绪的心理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熊慧素;道德判断“难易”有别,,文理亦有别[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曾旭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转型期的劳动力市场——以成都市进城农民和下岗女工为个案[D];四川大学;2003年
5 于占杰;农村空巢家庭养老保障实现途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陈宇海;进城农民街头务工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博栋;影响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因素研究及双方心理契约体系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李华;组织员工心理契约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安鑫;灵活就业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初探[D];贵州大学;2008年
10 梅娜;对城市低端非正规就业的政府管理与扶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宽;;基尼系数的研究文献在过去八十年是如何拓展的[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2 江小涓,李辉;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3 李实;罗楚亮;;中国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4 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5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6 洪兴建;;对基尼系数若干批判的质疑[J];中国统计;2007年06期
7 孟伟;;如何理解涉身认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2期
8 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9 费多益;;认知研究的现象学趋向[J];哲学动态;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良轼;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必要性阐释[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张博文;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创新——评《心理学的沉思》[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4期
3 易芳;生态心理学之界说[J];心理学探新;2005年02期
4 胡艳辉;;“问题青少年”矫治的心理学认知[J];求索;2006年02期
5 王晓钧;杨晨;;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现状及其不足[J];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6 李娟;郭斯萍;;理学精神心理学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7 王三蕊;;建设有藏区特色的区域心理学[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高芳;;心理学与核电厂人因管理[J];中国核工业;2012年10期
9 李世棣;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内外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发展概况[J];心理科学通讯;1985年02期
10 陈昌文;生物学对心理学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宇;许燕;;自杀的心理学理论发展综述[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陈沛霖;;再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宋文里;丁兴祥;;心理学本色与多元典范的展开[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丁道群;唐婷;;心理学历史的逻辑[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心理学说的几何性质——兼论拓扑笛卡尔几何心理学[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郭军;;士气心理学[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玉;;过程心理学理论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范式:概化与成长的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谢立平;彭运石;;心理学理论解释框架的解构与重建——麦德森心理学元理论思想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赵宗金;;笛卡尔问题与心理学研究对象变革[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维杰 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综述 小白;迈向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N];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周俊;心理世界的科学探索[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谢娟;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觉下的发展心理学理论[N];山西青年报;2014年
5 赵旭东;心理学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N];光明日报;2000年
6 刘将 葛鲁嘉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扩展心灵境界:哲学心理咨询的两种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鲁波;民间心理学的多维解读路径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明;心理学理论解释框架的解构与重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伟娟;对控制感的心理学理解[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46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4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