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不同目击者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1 11:32

  本文关键词:不同目击者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行为情境 权威目击者 道德情绪判断 道德情绪归因


【摘要】:本研究考察不同权威目击者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影响。实验以90个7~8岁儿童为被试,采用3(行为情境)×3(目击权威类型)的组间设计,考察了不同权威目击者条件下儿童对不同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结果发现,目击权威的类型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的影响在不同的行为情境条件下是不同的。成人权威目击条件下,儿童对亲社会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分数最高,即更多判断他们会感到高兴,对损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分数最低,即更多判断他们会感到不高兴。而同龄权威和非权威目击条件下儿童对不同行为者的情绪判断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权威目击条件下儿童对行为者的情绪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奖惩定向更多出现在成人权威目击条件。研究显示,成人权威对儿童道德情绪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影响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行为情境 权威目击者 道德情绪判断 道德情绪归因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161)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JZD-EW-L04)的资助
【分类号】:B842.6
【正文快照】: 1引言在儿童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道德情绪的发展是重要组成成分之一。道德情绪(moral emotion)是指那些由个体对自我的理解或评价所引发的情绪,如损人之后感到内疚、羞耻,助人之后感到高兴、自豪等,又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或“自我评价的情绪”(Eisenberg,2000;MaltiLatzko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少华,郑雪;亲社会情境中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2 李莹丽,吴思娜;模糊道德事件中权威对儿童道德推理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3期

3 陈少华,郑雪;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6期

4 潘发达,卢家楣;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研究的进展及未来展望[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5 陈t,

本文编号:830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30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3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