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情绪自主管理状况调查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情绪自主管理状况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自主管理 高职大学生 高职院校 情绪能力 学生情绪 诱发性 重大课题 不良情绪 综合素质 个体
【摘要】:正情绪是客观存在的,同一个体面对不同的事会产生不同情绪,这是因为每个诱发性事件的诱因不同,个体情绪就不同。而最应引起重视的是,不同个体面对同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情绪,这是因为个体对诱发性事件的看法、理解和评价不同,促发的情绪就不同。由此说明,情绪是可以调动、控制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平均年龄在19~22岁,正处在关键成长期,面临许多人生重大课题,如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择业就业的重压、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很容易情绪波动、心理骤变,加上普遍缺乏足够的自我调整和控制的能力及
【关键词】: 自主管理 高职大学生 高职院校 情绪能力 学生情绪 诱发性 重大课题 不良情绪 综合素质 个体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情绪是客观存在的,同一个体面对不同的事会产生不同情绪,这是因为每个诱发性事件的诱因不同,个体情绪就不同。而最应引起重视的是,不同个体面对同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情绪,这是因为个体对诱发性事件的看法、理解和评价不同,促发的情绪就不同。由此说明,情绪是可以调动、控制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阿丽;李守强;;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周巨安;;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8期
3 陈四兰;江红;;浅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适应[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1期
4 彭移风;;浙江省高职大学生人格特征统计分析[J];浙江统计;2006年08期
5 汤洪俊;;诚信对高职大学生发展的价值刍议[J];考试周刊;2008年03期
6 洪旭斌;;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表现与调适[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伍翔;;朋辈心理咨询课程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8 朱丽芬;王贵青;韩云萍;夏胜利;;高职大学生自尊特点的调查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9 陈义;;浅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04期
10 谭淑新;盖海红;杨京楼;张秀娥;黄海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炳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调查分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简淑真;;幼儿情绪能力量表之编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江雅;;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杨巍峰;郅利聪;李启松;;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原蓉霞;;多种投射技术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综合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文娟;;一例高职院学生学习压力咨询案例[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英和;;3~5岁幼儿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柳;梁宗保;陈会昌;;学前儿童气质与情绪能力的发展及其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谢碧玲;林家如;汤咏婷;傅维宁;;忧郁症患者情绪能力之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学书 何静 牛丽丽 潘劲;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 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N];广东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赵军;我市首现儿童情商训练营[N];重庆日报;2006年
3 ;让大学生心理充满阳光[N];江苏教育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鸣柳;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举措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郭璐璐;高职女毕业生择业心态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田代亮;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江利华;江西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祥蓉;高职大学生情绪智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胡飞飞;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白蕾;高职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对学习适应性的调节作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芳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自尊、人格、社会支持及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丛;高职大学生网络成瘾及态度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31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3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