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第二语言情绪词语义通达机制的跨语言启动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19:00

  本文关键词:第二语言情绪词语义通达机制的跨语言启动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英双语者 情绪词 语义启动 P200 N400 LPC


【摘要】:双语语义通达机制一直是语言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技术和实验范式,从多个不同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问题。双语者的两种语言是如何表征的,是同一表征还是独立表征,两种语言之间又是如何进行联结和转化的,关于这些基本问题,研究者们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同时,情绪与语言加工的关系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词汇本身的类别特征可能会影响其表征方式,进而导致双语之间语义通达机制的变化。情绪词作为一类特殊的语言材料,具有不同于中性词的加工机制。本研究将情绪词融入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的研究中,采取视觉呈现刺激的方式,研究双语情绪词与中性词通达机制的差异,进一步探求第二语言(L2)情绪词概念表征和中性词是否存在区别,以及同母语(L1)的概念表征和表层表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跨语言的语义启动条件下的真假词判断任务,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汉语对英语以及英语对汉语的启动效应。实验都为3(积极、消极、中性)×3(对译关系、语义相关、语义无关)的完全被试内设计,通过变换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的语义关系来考察L2情绪词的语义通达机制。同时采用ERP技术,进一步从神经机制上探讨L2情绪词的语义通达过程。实验结果表明,L2词汇可以直接通达共享的概念表征,无论是L1—L2还是L2—L1,均出现了启动效应,相比对译关系和语义相关条件,当启动词和目标词之间语义无关时,诱发了更大的N400。但是两种方向的启动效应大小并不对称,当启动词和目标词为对译关系时,L1—L2的启动量显著大于L2—L1的启动量,而当启动词和目标词为语义相关关系时,两个方向之间的启动量并无显著差异。情绪词的通达机制不同于中性词,积极词可以比中性词更快地通达共享概念表征,积极词诱发了较大的P200和较小的N400。综合两个实验结果支持了意义模型的假设。
【关键词】:汉英双语者 情绪词 语义启动 P200 N400 LPC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文献综述11-26
  • 1.1 双语者的含义及分类11-12
  • 1.1.1 双语者的含义11
  • 1.1.2 双语者的分类11-12
  • 1.2 双语加工的影响因素12-14
  • 1.2.1 第二语言熟练程度12-13
  • 1.2.2 第二语言习得年龄13
  • 1.2.3 句法结构的影响13
  • 1.2.4 实验中的SOA13-14
  • 1.3 双语语义通达机制14-21
  • 1.3.1 双语者的词汇—概念记忆表征模型14-17
  • 1.3.2 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的主要研究范式17-20
  • 1.3.3 双语语义通达相关的ERP成分: N40020-21
  • 1.4 情绪词的认知机制21-26
  • 1.4.1 情绪词的加工优势21-22
  • 1.4.2 情绪词加工相关的ERP成分22-23
  • 1.4.3 第二语言情绪词的相关研究23-26
  • 第2章 问题提出26-29
  • 2.1 问题提出26-28
  • 2.2 研究假设28-29
  • 第3章 实验研究29-70
  • 3.1 实验一汉语对英语情绪词的启动效应研究29-47
  • 3.1.1 实验目的29
  • 3.1.2 实验方法29-35
  • 3.1.3 数据结果分析35-47
  • 3.1.4 讨论47
  • 3.2 实验二英语对汉语情绪词的启动效应研究47-65
  • 3.2.1 实验目的47-48
  • 3.2.2 实验方法48-53
  • 3.2.3 数据结果分析53-64
  • 3.2.4 讨论64-65
  • 3.3 两实验启动效应量之间的差异检验65-70
  • 3.3.1 行为数据结果分析65-66
  • 3.3.2 脑电数据离线分析结果66-67
  • 3.3.3 讨论67-70
  • 第4章 总讨论70-75
  • 4.1 修正分级模型对双语词汇语义通达机制的解释70-71
  • 4.2 意义模型对跨语言启动不对称性现象的解释71-73
  • 4.3 情绪词的语义通达机制73-75
  • 第5章 结论75-76
  • 参考文献76-82
  • 附录82-91
  • 致谢91-9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宝国;高怡文;;跨语言启动的不对称性现象及其理论解释的新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1期

2 王沛;蔡李平;;汉英双语语义表征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3 宋凤宁,马瑞杰;听觉词汇识别的两个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4 郭桃梅,彭聃龄;从语义启动效应看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实质[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5 吕勇,沈德立,杜英春,韩宗义;听觉呈现条件下汉语双字词语义和语音启动的ERP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6 龚少英,方富熹;不熟练汉英双语学习者第二语言词汇和概念表征的特点[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7 王翠翔,彭聃龄;中—英双语读者词汇表征的研究(二)[J];心理学报;1989年01期

8 郭桃梅,彭聃龄;非熟练中-英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

9 李荣宝,彭聃龄,郭桃梅;汉英语义通达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10 吕勇;张伟娜;沈德立;;不同愉悦度面孔阈下情绪启动效应: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国盛;中英双语者词汇表征与加工的脑机制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邱艳妮;跨通道呈现方式下的汉英语义启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罗雪莹;词汇的形式与语义因素对双语掩蔽翻译启动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涂柳;双语Stroop色词效应实验研究:二语习得年龄对中英文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4 王凤梅;非熟练蒙—英双语者语义表征与切换的ERP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媛;汉语情绪词加工的ERP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2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832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c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