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帮助尼泊尔人民重建家园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帮助尼泊尔人民重建家园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战略 尼泊尔 惠邻 互联互通 基础建设
【摘要】:构建包括尼泊尔在内的周边南亚国家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南亚外交的重要布局,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出台后,尼泊尔正式成为中国在南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4·25"强震席卷尼泊尔,给该国造成巨大损失,经济、民生的困难,政局变数的增加,势必影响到地区发展与稳定,对此,我们应未雨绸缪,以此为契机,调整"一带一路"战略在尼实施的力度,将帮助尼泊尔人民重建家园纳入其中,在原有对尼援助基础上,加大对尼灾后重建和经济恢复的援助,将坏事变好事,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尼泊尔,使尼泊尔尽快走出灾后创伤,恢复经济发展能力,以实现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 西藏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西藏自治区社科院《西藏研究》编辑部;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尼泊尔 惠邻 互联互通 基础建设
【基金】:基金项目 2015年第三届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参会文章
【分类号】:F125;F135.5
【正文快照】: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尼泊尔就希望加大国风范与责任担当,对尼援助是与尼共同促进周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双方共建命运共同体。边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体现。中国应以此为契机,在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原有对尼援助基础上,加大对尼灾后重建和经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琼;中国网间互联互通之现状及结算问题[J];通信世界;2001年27期
2 ;互联互通的核心问题[J];通信世界;2001年30期
3 金玉森;抓住症节 推进网间互联互通工作[J];通信世界;2002年34期
4 ;电信分拆 互联互通渐成焦点[J];数字通信;2002年12期
5 王大方,周文君;如何开创互联互通的新局面[J];通讯世界;2002年05期
6 ;安徽省电信公司对互联互通工作提出四项原则和五点要求[J];信息网络;2002年07期
7 王晓琦 ,闻库;互联互通管制新概念:分类定律[J];通信企业管理;2003年07期
8 闻伦;“互联互通”让商家与消费者难“联通”[J];草原税务;2003年10期
9 金玉森;网间互联互通的症节及对策[J];当代通信;2003年06期
10 薛兴华;亟待建立和完善互联互通根本制度[J];当代通信;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琴甫;;正确把握执法监管尺度 积极推进互联互通工作[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迎会;;互联互通在电信业中的地位[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晓虎;;论互联互通网间话务特性[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戴晓艳;;电信业重组后实现网间互联互通的途径[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浅析我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的实施与发展[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昊;王虎;;电视台节目生产相关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技术分析[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07年
7 张秉涛;;GSM-R网络建设与互联互通[A];GSM-R移动通信及无线电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陈晶;;河北省网间结算及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维护管理创新[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于鹏飞;吕少影;喻强;黄治;陈伟;任杰;;电力EPON系统互联互通的研究与实现[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杨志洁;;谈网间接口局的维护与管理[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莹;打开政府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之门[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鸿刚 聂荔 肖岱 淑茹;电信企业互联互通忙[N];人民邮电;2001年
3 黄浩;网络经济与互联互通[N];人民邮电;2002年
4 本报记者 陈习龙;谁阻碍了互联互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李健;互联互通——3G成功的关键[N];中国经营报;2002年
6 记者 严钰;即时通信诉讼拷问互联互通[N];民营经济报;2006年
7 甘信建;四川管局下基层抓互联互通管理[N];人民邮电;2006年
8 武雅明;山西举办互联互通知识竞赛[N];人民邮电;2006年
9 曹振宁;甘肃电信加大互联互通工作力度[N];人民邮电;2006年
10 康梁;互联互通我们还要等多久?[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小龙;电信网互联互通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李楠;中国电信产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唐睿;基于区域性垄断下互联网互联互通双向接入定价的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房林;网络产业互联互通的接入定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曦;电信互联互通监管现状分析与发展前瞻[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尤淑艳;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彭士涛;河北省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霍娜;我国电信网互联互通的价值、利益分配和决策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胡钢;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6 武君;互联互通比较法研究及热点问题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张国华;我国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管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刘凤;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立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9 金英实;通信网间互联互通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孟令毅;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竞合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8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088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