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
【摘要】: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一带一路”是我国审时度势,顺应世界变局,希冀助力国家和平崛起而提出的一个突破性、全局性的长期战略;但是从世界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并非只是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它还是提倡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向世界敞开怀抱的全球性发展倡议。“一带一路”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举足轻重,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如何让世界了解、认同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相关政治经济活动?除了倚仗我国与其他各国本就存在的利益关系,我们还需要做好“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工作。从2013年10月距今,近两年半的时间,我国“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活动已经吸引了一众国内外媒体拥趸,鉴于“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是一个较为宏观的研究范畴,笔者所掌握的现实资料有限,文章主要着眼于在中国媒体或海外华文媒体中对外传播力较为突出,并以“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为自身传播活动核心或者传播热点的媒体,通过探究它们目前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活动中构成何种格局,面临怎样的困境,见微知著,可窥见“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文章主要对“一带一路”的诞生背景、对外传播的必要性、对外传播格局以及对外传播中遇到的困境和相应对策进行了论述。在剖析“一带一路”诞生背景时,文章主要从对内满足国家新时期自身利益需求及对外适应中国“和平崛起大国”新身份这两个角度进行论述;而关于“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必要性,文章则抓住“一带一路”自身的客观属性及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这两个关键因素进行论证;根据文中探究的“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主力媒体的传播现状,笔者认为,“一带一路”在其对外传播活动中,目前形成了三级阶梯传播格局,文章分别对这些媒体的代表性传播行为作了论述;“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一带一路”在其对外传播活动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险阻,这也具体体现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主力媒体身上,文章主要从广义上的语言、文化困境及其自身对外传播力发展困境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与之相应,本文在第五部分的对策研究中从这三个困境出发,提出了走出困境的一些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羽;试论报刊批评的性质和作用[J];报刊之友;1999年04期
2 江珂;胡河宁;;跨越组织传播活动障碍的“纺锤系统”[J];今传媒;2008年11期
3 伍星;;兄弟联 天地心 重庆广电的情义与担当[J];广告人;2009年06期
4 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3期
5 杨小平;;社会伦理道德对传播活动影响初探[J];新闻传播;2010年08期
6 田迎娣;;微博传播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闻知识;2011年10期
7 臧燕;;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播活动概观[J];网友世界;2013年12期
8 王崇圣;;做传播,如何应对圈内圈外[J];市场观察;2010年02期
9 张鸿飞;;孟子传播活动的两种模式及其历史价值[J];新闻界;2012年09期
10 任怀民;;论新闻传播的主体意识[J];新闻战线;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嵘;;愉快地玩 快乐地学——长宁区中小学生科普系列传播活动[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红梅;;传播与社会群体[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王应宽;;广告发展趋势的全方位审视[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晓丽;;爱达模式对生理学课堂教学的启示和探索[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5 高小康;;文化市场与文学的发展[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朱利荣;;流动宣传放映车在科普传播活动中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江波;甘肃移动启动“奥运有我更精彩”传播活动[N];人民邮电;2007年
2 记者 钟伟;我市启动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N];德州日报;2010年
3 李岭涛 游智宏;手机改变电视[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闵惠泉 中国传媒大学;传通与无法传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记者 吉卫华 实习生 磨勇莲;西安网络文明传播工作荣登全国榜首[N];西安日报;2014年
6 本记;我市启动“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N];淄博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丹丹;坚决遏制各种非法出版传播活动[N];昆明日报;2011年
8 ;新疆“10大科技事件”、“10大科技传播活动”、“10位优秀科技人物”、“10个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评选结果[N];新疆日报(汉);2010年
9 宁夏青铜峡市摄协主席 李鹏;文艺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N];中国艺术报;2014年
10 杨忠阳;体育营销重在“精耕细作”[N];经济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秋;先秦游说士人说服传播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刘晓;“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3 臧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播活动解读传播对文化的建构作用[D];湘潭大学;2008年
4 姜慧;手机短信传播活动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赵吉明;“菠萝科学奖”科普传播活动的项目化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李红英;组织传播视角下的学术性社会团体信息传播活动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洪美云;娱乐传播伦理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8 陈明s,
本文编号:1137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13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