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中华文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2 09:44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 文化自信 ; 参考:《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在新时期重新搭建的与世界互融相通的桥梁,是对历史上"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与续写,它不仅有助于各国经贸上的互利共赢,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对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交流通道,为中华文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研究表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战略,构建中华文化话语体系关键取决于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能否形成几个基本认同,即对本源思维、主动意识、共识精神和使命担当等四个方面的认同。这四个基本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是文化走出去的保障,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构建文化话语体系的不竭动力。
[Abstract]: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is a bridge that our country has rebuilt in the new period to connect with the world. I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Silk Road" in history. It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situation of all countries in trade and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the revival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discourse system.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strategy of going out of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hinese cultural discourse system depend on whether we can form several basic identities in our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that is, we should have a sense of initiative in our original thinking. The spirit of consensus and the commitment of the four aspects of identity. These four basic identitie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e guarantee of cultural going out, and the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China to construct a cultural discourse system in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文化运动对文化强国的启蒙研究”(项目编号:2014MS185)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国时期京津冀下层启蒙运动研究”(项目编号:SZ151180)
【分类号】:G1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秀荣;;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三重转换[J];求实;2014年04期

2 李忠杰;;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水平——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J];人民论坛;2012年12期

3 张子通;;文化觉醒视角下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重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4 杜凤娇;;中国理论自觉自信自强路在何方[J];人民论坛;2012年12期

5 王岳川;胡淼森;;“去中国化”事件的文化战略学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叶小文;;用中国“新人文主义”占领世界话语体系高地[J];人民论坛;2012年12期

7 孟威;;改进对外传播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J];新闻战线;2014年07期

8 仲呈祥;;文化自信的力量[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4期

9 张颐武;;我们需要文化自信、自觉和自强[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12期

10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J];先锋队;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文化自信与文化强省建设”论坛顺利举行[A];文化自信与文化强省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化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2 袁仁琮;;立足本土与提高文化自信[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罗玉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社会学解读[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高文兵;融通古今中外 建构“中国话语体系”[N];人民日报;2014年

2 刘泽华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对弘扬国学、儒学若干定位性判断的质疑(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王永贵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N];新华日报;2014年

4 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 国家汉办主任 许琳 委员 本报记者 韩业庭 采访整理;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要学会换位思考[N];光明日报;2014年

5 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教授 郭君铭;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N];河北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N];吉林日报;2011年

7 蚌埠市政协 李明;提高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N];江淮时报;2012年

8 青年学者 陈心尘;文化自信与个人幸福有关吗[N];东方早报;2012年

9 陈鲁民;文化强国呼唤“文化自信”[N];湖北日报;2012年

10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鲁焰;在双重乐感中培植文化自信[N];新疆日报(汉);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卢澍;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近代文化自信的丧失与当代重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张瑞;陕西历史文化视阈下的文化自信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3 王萌;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梁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5 夏春子;论文化自信的辩证思维基础[D];辽宁大学;2013年

6 张海祥;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21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921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