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国领导人更替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领导人更替 + “一带一路” ; 参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领导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凸显。本文运用2003-2014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东道国领导人更替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东道国领导人更替后一年间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直接投资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更替三年后却显现出来,并起到了显著积极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因东道国政体的不同、领导人更替的方式不同而有异:在民主型东道国,领导人更替后一年间就显示出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在威权型东道国这种影响却存在更长的滞后性。此外,因不同方式更替的领导人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也不相同。因非正常原因更替的领导人在威权型国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着显著消极的影响,而民主国家则不然,这或许是由于民主国家更为健全的社会体制降低了相应的政治风险。因此,中国企业开展海外直接投资必须重视东道国领导人更替的情况,并根据东道国政治体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策略。
[Abstract]:The role of leader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recent years. Using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host country leaders on China's direct investment along "Belt and Road". It is found that, in general,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ina's direct investment along "Belt and Road" one year after the change of the host country leader, but this effect appears three years after the change and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ole. Further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is effect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of the host country and the way in which leaders change: in democratic host countries, a year after the change of leadership show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But in the authoritarian host country this kind of influence actually has the longer lag nature. In addition, the role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is not the same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leadership in different ways. Leaders who have changed for irregular reason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authoritarian countries, but not in democracies, perhaps because a more robust social system in democracies reduces the corresponding political risks. Therefore, Chinese enterprise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hange of leaders in host countries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host countries.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5;F27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雪玲;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2 黄莞苓,赵进;关于调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任会中;“十五”期间欧盟对中国直接投资研究[J];投资研究;2002年01期
4 胡君茹;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何金旗;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分析[J];经济纵横;2002年11期
6 望明辉,陈建;武汉市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9期
7 李永军;中国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决定因素[J];世界经济;2003年07期
8 聂聆;试析我国入世对美在华直接投资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03期
9 任会中;欧盟对浙江省直接投资分析[J];德国研究;2003年04期
10 曹洪军,曹廷求;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效应的实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悦;郭镭;;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孙运科;陈永广;;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外商直接投资及我国招商引资政策探讨[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路江涌;;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效率的影响和渠道[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5期)[C];2008年
4 杨平;蔡琦;;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证分析——以广东肇庆动力配件有限公司为例[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罗雨泽;朱善利;陈玉宇;罗来军;;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外溢效应:对中国区域企业生产率影响的经验检验[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6 刘巳洋;路江涌;陶志刚;;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制造业企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理距离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7 刘巳洋;路江涌;陶志刚;;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制造业企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理距离的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8期)[C];2008年
8 陈洪涛;潘素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基于溢出效应视角[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谢建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一个基于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总第22期)[C];2006年
10 吴钧;;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以淮安市为例[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斌;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东道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机理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灵灵;腐败、反腐败与外商直接投资[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3 林伟;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省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周明月;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古楠(Kundan Pokhrel Majagaiya);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在尼泊尔的经济影响[D];东华大学;2010年
6 逄增辉;当代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罗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产业的影响和风险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8 郑昌国;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徐唐棠;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桑秀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碧蓬;东道国领导人更替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
2 迟文R,
本文编号:1925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192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