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一带一路”沿线之中国新疆—中亚—西亚城市空间扩张

发布时间:2018-07-05 17:35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 中国新疆 ; 参考:《经济地理》2017年05期


【摘要】:基于1992、2002和2012年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借助GIS技术支持,提取中亚、西亚和中国新疆共25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像元,从分大区与分国家和地区的夜间灯光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沿线城市空间的扩张类型、扩张强度的速率和程度、形态紧凑度方面及其驱动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中国新疆和西亚城市空间扩张以外延型为主,中亚以填充型居多;填充型扩张以增强填充型像元为主。(2)三大分区城市以加速型为主要扩张类型,各分区内部具有空间分异性;近20年间城市平均扩张程度中国新疆最强、西亚次之、中亚相对较弱。(3)中国新疆和中亚城市平均紧凑度指数都先增大后减小,西亚城市紧凑度指数变化空间差异性明显且总体城市形态更紧凑。分析认为,自然环境约束、城市化进程、国民经济能力、人口分布趋势、政局稳定性及内部现实发展诉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城市空间扩张类型、强度和形态紧凑度变化。
[Abstract]:Based on the night light remote sensing data of DMSP / OLS in 1992 / 2002 and 2012, and with the support of GIS technology, the urban pixels of 25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Central Asia, West Asia and Xinjiang, China were extracted, 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ight light intensity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regions were analyze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xpansion type of urban space along the route, the rate and degree of expansion intensity, the compactness of form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patial expansion of Xinjiang and West Asia cities in China is mainly epitaxial type, the central Asia is mostly filled type, the filling type expansion is mainly enhancement filled pixel type, (2) the acceleration type is the main expansion type in the three major regional cities. In recent 20 years, the average urban expansion of Xinjiang was the strongest in China, followed by West Asia, and relatively weak in Central Asia. (3) the average compactness index of Xinjiang and Central Asian citie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urban compactness index in West Asia is obvious and the overall urban shape is more compac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stri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ability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stability of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demand of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reality affect the type, intensity and compact degree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in varying degrees.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43;41661037)
【分类号】:F125;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言洪;徐天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2 邹嘉龄;刘卫东;;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分析[J];地理科学;2016年11期

3 杨洋;李雅静;何春阳;刘志锋;黄庆旭;;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动态比较——基于1992—2012年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和透视[J];经济地理;2016年04期

4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5 刘慧;叶尔肯·吾扎提;王成龙;;“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6 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7 Pavel V.RYKOV;李泽红;;新丝绸之路形成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城市群发展研究(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5年02期

8 杨保军;陈怡星;吕晓蓓;朱郁郁;;“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响应[J];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02期

9 潘竟虎;戴维丽;;1990—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特征[J];经济地理;2015年01期

10 任秀芳;张仲伍;史雅洁;高涛涛;王东华;;2001—2010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城市经济时空演变[J];中国沙漠;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晓东;陈叙宇;;“一带一路”的公共卫生挑战与准备[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年04期

2 李金兰;;“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体育赛事现状及分析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3 陈嘉鹭;;中俄经济关系的现状和前景简析[J];中国市场;2017年23期

4 李弘扬;;《管理学原理》全英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31期

5 岳敏;尚小婷;;“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年14期

6 李世杰;邓茂杰;刘殿国;;贸易引力、社会嵌入与文化产品出口——来自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分析[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7 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全球治理模式的新探索[J];地理研究;2017年07期

8 彭薇;;“一带一路”倡议下珠海临港竞争力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J];港口经济;2017年07期

9 冷鑫;;中国石化海外石油工程项下贸易研究——以褐煤树脂贸易项目为例[J];当代石油石化;2017年07期

10 王娟娟;郑浩然;;“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问题研究——基于跨境电商视角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冰;;巴基斯坦极端主义的根源、特点及政府“去极端化”策略研究[J];南亚研究;2015年04期

2 张杰;肖瑶;;浅析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中的巴基斯坦因素[J];南亚研究;2015年03期

3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4 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5 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唐志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6 潘峰华;赖志勇;葛岳静;;经贸视角下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地理研究;2015年04期

7 薛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面对的外交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02期

8 韩永辉;罗晓斐;邹建华;;中国与西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9 王娜;陈兴鹏;张子龙;高鸿欣;;“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联系网络结构研究——基于省区尺度和国家尺度的社会网络分析[J];西部论坛;2015年03期

10 刘海泉;;“一带一路”战略的安全挑战与中国的选择[J];太平洋学报;201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中国人民银行石河子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傅琳;付华蓉;;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贸易发展情况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09期

2 田砚;龚新蜀;;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出口贸易比较优势实证研究[J];市场论坛;2010年01期

3 袁亚平;;乌鲁木齐:离海洋最远的城市[J];中国城市经济;2003年03期

4 蔡玉洁;李全胜;刘晖;;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状况对比分析[J];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2年00期

5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淑嫱;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合作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2 哈里木拉提;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产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1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2101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7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