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辽宁沿海经济带融入“一带一路”的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1-08-26 12:31
  为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加快我国东北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文章对辽宁沿海经济带融入"一带一路"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地缘区位、海洋产业基础、港口物流设施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具有优势条件,但在区域联动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海洋开发利用方式和海洋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应进一步激发海洋资源新动能、推动陆海统筹与区域联动发展、创新跨境海洋合作机制、推动海洋产业开发与合作以及推进跨境海洋经济合作区建设。 

【文章来源】: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37(0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辽宁沿海经济带融入“一带一路”的优势条件
    1.1 地缘区位优势显著
    1.2 海洋产业基础雄厚
    1.3 港口物流设施完善
    1.4 对外贸易发展活跃
2 存在的问题
    2.1 陆向型发展思维根深蒂固,区域联动发展机制不灵活
    2.2 海洋经济发展动力不强,面临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的双重压力
    2.3 海洋开发利用矛盾突出,海域活力难以释放
    2.4 海洋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高技术人才不足
3 路径选择
    3.1 激发海洋资源新动能
    3.2 推动陆海统筹与区域联动发展
    3.3 创新跨境海洋合作机制
    3.4 推动海洋产业开发与合作
    3.5 推进跨境海洋经济合作区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东北地区海洋经济的区域协同发展[J]. 刘广东,于涛,蒋鹏.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12)
[2]发挥东北区域优势加快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J]. 李铁.  太平洋学报. 2018(12)
[3]重构空间规划体系:基本理念、总体构想与保障措施[J]. 邢文秀,刘大海,刘伟峰,马雪健.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11)
[4]要素流动、资源融合与开放合作——海洋经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作用[J]. 陈明宝.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5]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沿海11省市的面板门槛效应回归分析[J]. 王波,韩立民.  资源科学. 2017(06)
[6]商品流动、海洋贸易与文化象征——中山大学(2014)“海上丝路”学术研讨会综述[J]. 张龙.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7]论物流通道及其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中的地位[J]. 范月娇.  综合运输. 2015(05)
[8]海洋经济领域投入要素贡献率的测算[J]. 孙瑞杰,李双建.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07)



本文编号:3364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364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3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