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国家贸易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7 02:16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已经被确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是"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迄今为止共有19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地区经贸发展日益紧密。本文通过2001~2018年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与拉美30个国家贸易潜力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与多数拉美国家的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未来仍有较大的贸易空间。应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与拉美的对接,加快推进中国与拉美的自由贸易协议升级和自贸区建设,加深中拉经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经济.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1~2018年中拉双边贸易增长率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拉贸易规模较小,20世纪50年代贸易额仅几千万美元,60年代增长至21亿美元,1970~1977年累计约30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5%左右[2]。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1978~2001年,中拉贸易总额累计76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9%[17]。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后,中拉经贸合作的规模和多样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图1和图2展示了2001~2018年中拉双边贸易规模及增长速度,整体来看,中拉双边贸易增长较快,2001年中拉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9.39亿美元,2018年这一数值为3074.03亿美元,中拉贸易额增长了近20倍。其中2001~2008年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为38.59%。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拉进出口贸易额均出现负增长,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同比分别下降了20.44%、9.6%、15.02%。随后2010年出现大幅度回弹,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高达50.69%,2011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依然超过30%,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拉双边贸易增长率持续下降,2013年、2014年近乎零增长,2015年、2016年出现负增长,2017年中拉双边贸易额有所增加,达到19.16%,但总体规模低于2013年、2014年水平。2018年更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中拉贸易总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贸易差额来看,2001~2018年,中拉贸易有6年处于逆差状态,其余12年处于顺差状态。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7月中国对拉美出口出现负增长,进口持续增加,贸易逆差96.33亿美元。根据图2可以看出,2016年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对拉美进口增长速度加快,进口增长率超过了出口增长率和贸易总额增长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后,拉美国家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有所提高。
就贸易总额而言,2001~2018年中国与拉美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总体排名前8位国家分别是:巴西、墨西哥、智利、秘鲁、阿根廷、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拿马。中国与这8个国家的贸易额占到中拉贸易总量的90%。如图3所示,巴西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一直高于拉美其他国家,从2008~2018年,中巴贸易额始终占中国与拉美贸易总额的1/3左右。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1~7月中巴贸易额为631.14亿美元,占中拉贸易额的35.79%。中国和巴西不仅同为“金砖国家”成员,2013年,中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指导下,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从2001~2018年,18年间贸易额增长30倍。墨西哥和智利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比重也较高,2001~2011年,中国与墨西哥、智利的贸易额相差不大,2012年以后,墨西哥与中国贸易额快速增加,仅次于巴西。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1~7月中墨贸易额为227.3亿美元,占中拉贸易额的18.94%。智利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也是首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在双边自贸协定实施的带动下中智经贸关系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智利第一大贸易来往伙伴,智利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9年1~7月中智贸易占中拉贸易额的13.62%。巴西、墨西哥和智利三国贸易额占比达到68.35%。委内瑞拉与中国贸易波动较大,2012年至今货物贸易额持续下降,中委贸易额占比由第四下降至第七位。秘鲁与中国贸易往来发展速度较快,2018年中秘贸易总额较2001年增长了34倍多。阿根廷受国内经济下滑影响,中阿贸易额自2015年后快速下滑。巴拿马属于贸易中转地区,很多拉美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通过巴拿马中转,因此巴拿马一直与中国保持较高的贸易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拉丁美洲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实证研究[J]. 蔡鑫. 对外经贸. 2013(12)
[2]我国对拉美新兴市场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和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 邵建春. 国际贸易问题. 2012(06)
[3]中国与拉美的关系: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J]. 孙希良,张爱军. 学术探索. 2007(05)
[4]中国在拉丁美洲的贸易投资现状与前景[J]. 谢康. 世界经济研究. 2005(11)
[5]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J]. 贾利军. 世界经济研究. 2005(11)
[6]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J]. 刘青峰,姜书竹. 浙江社会科学. 2002(06)
本文编号:3365444
【文章来源】:工业技术经济.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1~2018年中拉双边贸易增长率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拉贸易规模较小,20世纪50年代贸易额仅几千万美元,60年代增长至21亿美元,1970~1977年累计约30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5%左右[2]。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1978~2001年,中拉贸易总额累计76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9%[17]。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后,中拉经贸合作的规模和多样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图1和图2展示了2001~2018年中拉双边贸易规模及增长速度,整体来看,中拉双边贸易增长较快,2001年中拉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9.39亿美元,2018年这一数值为3074.03亿美元,中拉贸易额增长了近20倍。其中2001~2008年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为38.59%。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拉进出口贸易额均出现负增长,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同比分别下降了20.44%、9.6%、15.02%。随后2010年出现大幅度回弹,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高达50.69%,2011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依然超过30%,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拉双边贸易增长率持续下降,2013年、2014年近乎零增长,2015年、2016年出现负增长,2017年中拉双边贸易额有所增加,达到19.16%,但总体规模低于2013年、2014年水平。2018年更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中拉贸易总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贸易差额来看,2001~2018年,中拉贸易有6年处于逆差状态,其余12年处于顺差状态。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7月中国对拉美出口出现负增长,进口持续增加,贸易逆差96.33亿美元。根据图2可以看出,2016年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对拉美进口增长速度加快,进口增长率超过了出口增长率和贸易总额增长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后,拉美国家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有所提高。
就贸易总额而言,2001~2018年中国与拉美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总体排名前8位国家分别是:巴西、墨西哥、智利、秘鲁、阿根廷、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拿马。中国与这8个国家的贸易额占到中拉贸易总量的90%。如图3所示,巴西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一直高于拉美其他国家,从2008~2018年,中巴贸易额始终占中国与拉美贸易总额的1/3左右。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1~7月中巴贸易额为631.14亿美元,占中拉贸易额的35.79%。中国和巴西不仅同为“金砖国家”成员,2013年,中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指导下,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从2001~2018年,18年间贸易额增长30倍。墨西哥和智利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比重也较高,2001~2011年,中国与墨西哥、智利的贸易额相差不大,2012年以后,墨西哥与中国贸易额快速增加,仅次于巴西。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1~7月中墨贸易额为227.3亿美元,占中拉贸易额的18.94%。智利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也是首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在双边自贸协定实施的带动下中智经贸关系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智利第一大贸易来往伙伴,智利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9年1~7月中智贸易占中拉贸易额的13.62%。巴西、墨西哥和智利三国贸易额占比达到68.35%。委内瑞拉与中国贸易波动较大,2012年至今货物贸易额持续下降,中委贸易额占比由第四下降至第七位。秘鲁与中国贸易往来发展速度较快,2018年中秘贸易总额较2001年增长了34倍多。阿根廷受国内经济下滑影响,中阿贸易额自2015年后快速下滑。巴拿马属于贸易中转地区,很多拉美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通过巴拿马中转,因此巴拿马一直与中国保持较高的贸易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拉丁美洲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实证研究[J]. 蔡鑫. 对外经贸. 2013(12)
[2]我国对拉美新兴市场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和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 邵建春. 国际贸易问题. 2012(06)
[3]中国与拉美的关系: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J]. 孙希良,张爱军. 学术探索. 2007(05)
[4]中国在拉丁美洲的贸易投资现状与前景[J]. 谢康. 世界经济研究. 2005(11)
[5]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J]. 贾利军. 世界经济研究. 2005(11)
[6]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J]. 刘青峰,姜书竹. 浙江社会科学. 2002(06)
本文编号:3365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33654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