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论中国-尼泊尔关系在西藏稳定和发展中的价值、影响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08-04 13:12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尼泊尔关系在西藏稳定和发展中的价值、影响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尼泊尔 西藏 影响


【摘要】:中尼关系与中国西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息息相关,从地缘、文化、民族、经贸等观之,西藏地区在其中具有特殊位置。但尼泊尔的复杂政局、印美因素、经贸问题、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干扰仍然是中尼关系迈进的不利因素。两国应在多领域相互依存与协作,营造和平、安宁、友好、合作的边界。中国应加大对尼的投资力度,并督促其加强约束"流亡藏人"的非法活动。发展中尼关系,应在"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指引下,积极把握"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西南室;
【关键词】中国 尼泊尔 西藏 影响
【分类号】:D822.335.5;D633
【正文快照】: 21世纪的中国和尼泊尔在政治、经济、贸易、安全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密切,“两国之间没有任何问题和障碍,这种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为主旋律的双边关系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1蓝建学等研究者曾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研究中国与尼泊尔关系,2认为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希·利维妮;格勒;赵湘宁;胡鸿保;;“骨系”(■)与亲属、继嗣、身分和地位——尼泊尔尼巴(Nyinba)藏族的“骨系”理论[J];中国藏学;1991年01期

2 穆阿妮;;刍议中尼边界谈判中的焦点:“珠峰”问题的处理[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01期

3 ;尼中关系五十年 尼泊尔王国驻华大使纳兰德拉·潘迪[J];和平与发展;2005年03期

4 卢远;;相互依存视域下的中国—尼泊尔关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艳芬;汪诗明;;冷战以来美国与尼泊尔的关系[J];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6 蓝建学;;21世纪的中国—尼泊尔关系:国家利益的视角[J];南亚研究;2009年04期

7 吴兆礼;;尼泊尔—印度关系:传统与现实[J];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8 刘乃强;;尼泊尔,中国外交的新挑战[J];南风窗;2007年17期

9 颜从文;美国与尼泊尔关系升温之原因探析及展望[J];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01期

10 李涛;戴永红;;尼泊尔政局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南亚研究季刊;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麻国庆;;身体的多元表达:身体人类学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李锦;;父亲的“骨”和母亲的“肉”——嘉绒藏族的身体观与亲属关系的实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陈瑾斓;;甘南卓尼康多乡游牧社区亲属制度调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王思亓;;夏尔巴人“骨系”认同下的亲属网络与社会组织[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蓝建学;;21世纪的中国—尼泊尔关系:国家利益的视角[J];南亚研究;2009年04期

6 扎洛;卓仓藏人的骨系等级婚制及其渊源初探[J];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7 何朝荣;;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执政后的对外政策走向[J];南亚研究季刊;2008年04期

8 李涛;戴永红;;尼泊尔政局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南亚研究季刊;2010年03期

9 黄正多;李燕;;中国-尼泊尔经贸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南亚研究季刊;2010年04期

10 武巍;;近二十年来吐蕃交通研究成果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顺元;;卓仓藏族的婚姻圈:基于郭尔三个村的分析[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兴宏;亚洲开发银行的决策过程及相关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2 赵荣耀;乾嘉时期清朝与廓尔喀封贡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芈岚;尼泊尔、印度水资源政治关系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4 杨鸿蛟;11至14世纪夏鲁寺般若佛母殿绘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卢远;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派)崛起的印度因素[D];暨南大学;2012年

6 鲁顺元;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白赛藏草;“苯加”与“米仓”[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亭;不完整的倒置[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何志华;中印关系中的水资源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康建国;论松筠的治边思想及其功绩[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4 王大明;尼泊尔政局新变化对中尼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5 冯树清;晚清尼泊尔五年进贡使团研究(1852-1906)[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逢云;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革命道路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7 刘祝君;南亚区域合作以及中国的参与[D];外交学院;2010年

8 宋红豆;日本与尼泊尔关系的演变[D];外交学院;2010年

9 陈瑾斓;甘南卓尼游牧藏区人类学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

10 赵坤鹏;尼赫鲁的南亚战略及其对印度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纬;尼泊尔反政府武装的兴起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2年10期

2 胡仕胜;尼泊尔民族宗教概况[J];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03期

3 ;尼中关系五十年 尼泊尔王国驻华大使纳兰德拉·潘迪[J];和平与发展;2005年03期

4 张晓玉,张长军;美国新南亚政策及其对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蓝建学;;21世纪的中国—尼泊尔关系:国家利益的视角[J];南亚研究;2009年04期

6 戴永红;秦永红;;中国与南亚能源合作中的地缘政治战略考量[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叶海林;;尼泊尔:红旗还能打多久[J];同舟共进;2009年05期

8 田文林;;从巴基斯坦管窥第三世界面临的几个共性问题[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07期

9 董莉英;中国西藏与尼泊尔关系探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陈乃文;夏尔巴人源流探索[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毅邋李学军;[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宗烈;;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一)[J];军事历史;2009年02期

2 谭震;;展现一个鲜活的西藏——访国务院新闻办七局副局长刘萱[J];对外传播;2011年04期

3 阴法唐;;“老西藏精神”论[J];西藏发展论坛;2012年01期

4 阴法唐;;经营西藏六十二年的辉煌成就与历史经验[J];党的文献;2012年03期

5 陈敦山;;科学发展观指导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于近期召开《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J];民族研究;1991年03期

7 既然;;“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西藏研究;1991年03期

8 胡岩;社会主义在西藏四十年[J];西藏党校;1999年04期

9 本刊记者;;美国是如何支持上世纪五十年代西藏叛乱的(上)——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彬[J];黄埔;2014年01期

10 ;西藏:传承与变化的60年[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燕霞;孔庆萍;;浅论西藏社会的伟大历史变迁[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孔艳霞;吴素萍;;略论赎买思想在西藏的运用[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3 田子渝;周玉凤;;西藏和平解放之原因探析[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4 狄方耀;杨本锋;;试论中央的特殊政策对西藏经济发展的特殊促进作用[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5 陈维宾;;西藏桥梁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罗莉;;扶持·优惠·补贴——西藏农牧业政策发展的三部曲[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3期 总第17期)[C];2005年

7 熊小平;;试论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8 刘毅;;中央对西藏政策支持和全国“援藏”的简要评析[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3期 总第17期)[C];2005年

9 宋月红;;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谈判及签订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尹德艳;;浅谈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的现代化发展(白皮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普布次仁;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与西藏的发展进步[N];西藏日报;2001年

3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西藏50年[N];西藏日报;2001年

4 郭克范;现代化发展——西藏社会变迁的时代主题[N];西藏日报;2001年

5 阿旺次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在西藏的伟大实践[N];西藏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沈卫星;“西藏各族人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N];光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我地区举行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座谈会[N];日喀则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西藏的明天更美好[N];人民日报;2006年

9 德吉;西藏与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N];西部时报;2007年

10 普布次仁;中国共产党是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N];西藏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继东;西藏开拓南亚市场及其特殊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周晶;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D];西北大学;2005年

4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孙镇平;清代西藏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6 央珍;西藏地方摄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苗运长;从克松,

本文编号:619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619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6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