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一带一路论文 >

中日经济追赶过程中的要素集聚、经济增长与经济泡沫:比较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7-08-05 11:36

  本文关键词:中日经济追赶过程中的要素集聚、经济增长与经济泡沫:比较与借鉴


  更多相关文章: 追赶型经济 政策扭曲 要素集聚 经济泡沫 制度创新 一带一路


【摘要】:中日追赶型经济的一个基本共同点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体制扭曲,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从而实现稀缺要素的本国集聚与经济高速增长。然而经济追赶战略下的体制与政策扭曲的实施是有历史条件的,在经济追赶的后期,不仅追赶的历史前提会逐渐瓦解,而且本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也会日益与追赶阶段的扭曲性体制与政策发生冲突。由于相应的体制、制度创新具有滞后性,一般最先针对国内外失衡进行调整的往往是汇率与利率等价格变量,这在短期内不但无助于结构调整,反而更可能恶化资源配置并催生严重经济泡沫。日本在追赶阶段结束之后陷入经济泡沫,其教训足资中国借鉴。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追赶型经济 政策扭曲 要素集聚 经济泡沫 制度创新 一带一路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亚太多重自贸区竞争与中国要素集聚战略转变研究”(14BGJ045) 山东省“政府规制与公共政策”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分类号】:F124;F13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本文将“追赶型经济体”界定为二战后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并经历了连续10年以上高速经济成长的东亚经济体。符合这一界定的国家(地区)包括了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这些国家和地区深受日本追赶型发展模式的影响,同属于面向欧美出口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光友;日本银企关系的特征与经济效用[J];当代亚太;2004年12期

2 张幼文;;开放经济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答华民教授的商榷意见[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1期

3 徐平;;日本的经济赶超为什么会突然“逆转”?[J];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06期

4 张幼文;对外开放效益评估的主题与思路——以科学发展观对“新开放观”的探索[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5 张幼文;;从廉价劳动力优势到稀缺要素优势——论“新开放观”的理论基础[J];南开学报;2005年06期

6 贾渠平;战后日本的反通货膨胀政策[J];世界经济研究;1990年02期

7 王庭东;;新科技革命、美欧“再工业化”与中国要素集聚模式嬗变[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8 王庭东;;东亚产业链重构影响因素辨析: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J];经济学家;2013年07期

9 辛欣;颇具特色的日本国债制度与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琦;;流通企业影响力的制度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王霞;陈柳钦;;FDI对中国制度变迁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胡兵;张明;;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1年04期

4 宋娟;;跨国公司进入对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变动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4期

5 刘建江;彭孟麒;唐志良;周湘辉;;市场占领与金融控制:西方大国对外扩张新策略剖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周焱;李昌龙;;加快安徽非公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对策[J];科技和产业;2008年09期

7 陈勇;;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跨国公司战略投资能力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康银功;;我国进出口贸易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5期

9 赵晓霞;徐楠;;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趋势对台商投资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10 郭宏;;中国转型的国际动力:外国直接投资对制度变迁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隽;金融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张鑫;中国林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钱利;我国贸易收支失衡的结构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8 汪秀琼;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金照;基于能值分析的陕西小麦、玉米、苹果、大枣比较优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立清;制度环境及其替代机制,负债与我国企业R&D投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韶辉;日本银行业的股权模式[J];当代亚太;2003年06期

2 沈铭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2年01期

3 符遐龄;日本银行公司治理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02年04期

4 张幼文;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影响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8期

5 徐康宁;郑义;;国际生产链的解构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6 李向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2期

7 仇怡;吴建军;;从投资国视角看ODI逆向技术外溢的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2年08期

8 胡立法;“索洛剩余”与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9 刘刚,张浩辰;在华外资企业的技术控制探讨[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10 葛开明;人民币汇率与劳动生产力相对成本优势的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驻外记者 李永群 刘仲华 管克江 丁大伟;[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驻泰国记者 丁刚 暨佩娟;[N];人民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隆君;;经济泡沫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02期

2 扈文秀,席酉民;经济泡沫向泡沫经济的演变机理[J];经济学家;2001年04期

3 潘小英;虚拟经济与经济泡沫刍议[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4 许博;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形成[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5 刘玉峰,张亮,刘丹;我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的形成机理与区域性特征[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甄立;;浅析虚拟经济、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刘浩;尤培锋;;经济泡沫适度运用与风险控制探讨[J];商业时代;2008年08期

8 张金清;吴有红;赵伟;李徐;;对非良性经济泡沫基础承受力的探析[J];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9 周承国;;房地产经济泡沫问题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10 冯广东;;房地产经济泡沫问题分析[J];民营科技;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沛;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与经济泡沫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伟;泡沫经济对我国金融业的效应分析[D];青岛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4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ydyl/624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a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