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储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17:02

  本文关键词:唐朝皇储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朝 皇储制度 特点 确立


【摘要】: 皇储制度是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皇帝制度的产生、发展而逐步确立、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皇储制度是夏商时期的王位继承制和西周时期的宗法制相结合并加以制度化的产物。从西汉至唐朝的皇位继承制都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同时也存在其他的变异形式。由于皇储是未来的国君,是为政立国的根本,围绕储位及帝位而展开的各种明争暗斗从皇储制度产生起就一直没有停息。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唐以前皇储制度形成及发展的梳理,总结并分析了中国古代立储及皇位继承制度的现实性和局限性。第二部分全面介绍了唐代皇储制度的内容:唐代建立后,由于种种原因,在立储过程中采取了灵活的策略,但总体来说还是嫡长子继承制;皇帝册立太子之后,为确保太子继承帝位而建立起一整套东宫官僚机构,唐代东宫的完备“如一小朝廷”;还有为训练太子的治国实践能力,到唐代才发展完备起来的太子监国制度;当然,唐代皇帝也非常重视对皇储进行教育和培养,不管是皇帝亲自教诲还是择贤德博学者为师,都可谓是尽心竭力。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了唐代20位皇储的继位执行情况,并计量分析了唐代皇储继位的方式。在前三部分系统了解唐代皇储制度的基础上,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唐代皇储制度的特点:唐代皇储地位的取得方式可分为武力竞争、和平继承、宦官拥立三种;以长子身份立为太子者较多,但皇储地位不稳定;唐代后期皇储地位不断下降;东宫职官的政治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第五部分分析了唐代影响皇储确立的各种因素(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皇帝、权臣、后妃、宦官、唐太宗的即位传统)。尽管他们在立储过程中的作用有轻有重,但他们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有着一种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趋势。最后在结语中从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两大方面看唐代皇储制度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唐朝 皇储制度 特点 确立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1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7
  • 二、研究现状7-11
  • 一、唐以前皇储制度的演变11-14
  • (一) 唐以前皇储制度的形成及发展11-12
  • (二) 唐以前皇储制度的现实性和局限性12-14
  • 二、唐朝皇储制度的内容14-28
  • (一) 皇位继承制度14
  • (二) 东宫组织14-16
  • (三) 太子监国制度16-18
  • (四) 唐朝皇储的教育培养18-28
  • 三、唐朝皇储继位的执行情况及继位方式的计量分析28-32
  • (一) 唐朝皇储继位的执行情况28-30
  • (二) 唐朝皇储继位方式的计量分析30-32
  • 四、唐朝皇储制度的特点32-39
  • (一) 唐朝皇储地位的取得方式可分为武力竞争、和平继承、宦官拥立三种32-34
  • (二) 以长子身份立为太子者较多,,但皇储的地位不稳定34
  • (三) 唐朝后期皇储地位不断下降34-36
  • (四) 东宫职官的政治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36-39
  • 五、唐朝皇储确立的因素分析39-42
  • (一) 唐朝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39
  • (二) 唐太宗即位传统的影响39
  • (三) 封建专制的皇帝制度39-40
  • (四) 皇帝与太子、太子与亲王因权力斗争矛盾尖锐40
  • (五) 权臣的影响40-41
  • (六) 后妃的影响41
  • (七) 宦官的影响41-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7
  • 后记4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亚方;论唐代皇储之主动性调整[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6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56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9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