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疆宜禾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代新疆宜禾自然灾害与政府应对研究
【摘要】:新疆宜禾(今巴里坤地区)是清政府重要的移民垦荒区,也是"险扼全疆,路达南北"的军事要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以及正史、地方志等清代文献中各种自然灾害资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该地自然灾害的总体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统计,并初步分析其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清政府的应对措施。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清代 巴里坤 自然灾害
【基金】: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博士点资助项目“清至民国时期塔里木河流域水利社会研究”(项目编号:MZZD13-02) 新疆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民国新疆灾害及政府应对”(项目编号:XJNUBS110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基地西域文史研究中心项目“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水利与社会”(项目编号:XJEDU040214B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新疆镇西(含宜禾,现称巴里坤,隶属哈密行政区)位于天山东段北麓,地处交通要道,是清政府重要的移民开垦区。1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历史上该区是各类灾害频发的典型地区。目前学术界对清代新疆区域灾害史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巴里坤地区的灾害史以及环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玉江;王承义;;巴里坤300年干湿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预测[J];新疆气象;1990年04期
2 王承义;李敏;;巴里坤近500年冷暖变化特征分析[J];新疆气象;199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逢清,胡汝骥,杨跃辉;新疆洪灾时间序列突变及其气候原因分析[J];冰川冻土;2004年06期
2 易雪梅,卢秀文;西北历史文献概述[J];图书与情报;1999年03期
3 王红梅;;元代畏兀儿翻译家安藏考[J];敦煌学辑刊;2008年04期
4 朱瑜章;;先秦河西走廊神话传说考略[J];敦煌学辑刊;2009年02期
5 张志忠,刘宗香;乌鲁木齐河流冰椎及其利用研究[J];地理科学;1996年04期
6 李红军;江志红;魏文寿;;近4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旱涝的气候变化[J];地理科学;2007年06期
7 孙桂丽;陈亚宁;李卫红;;新疆极端水文事件年际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11年11期
8 胡卫忠;;新疆的沙漠化与盐碱化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3年02期
9 胡卫忠;;浅谈活动断裂与地震及乌鲁木齐市的城建设防[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3年02期
10 胡卫忠;新疆的干旱环境与滑坡、泥石流及其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红军;江志红;魏文寿;;近4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旱涝的气候变化[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陈国灿;;唐安西四镇中“镇”的变化[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3 翟园;杨恒博;杨晓春;曲静;洪超;;西安地区降水和温度变化特征研究[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青海;HAE放射性废物预选处置场地地下水运动特征及核素~(90)Sr迁移行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贾建飞;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秦永章;元明清时期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及其演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来仪;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D];暨南大学;2005年
8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罗丽;西北过渡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尹红;基于TREE-RING模型的小兴安岭红松树轮生长气候响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少波;昆仑山叶尔羌河径流过程模拟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小霖;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与社会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晓轩;回鹘史学初探[D];兰州大学;2011年
4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周华锋;清代新疆屯田与城镇市场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陆吐布拉.依明;南疆近60a来风灾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启明;西天山南北通道研究:18世纪中叶—19世纪[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莉;汉晋时期楼兰古绿洲环境变迁动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韩毅;唐宋时期的伊斯兰教及其与西北经济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芳;清代新疆汉民族的社会风俗初探[D];新疆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伍光和,张顺英,王仲祥;天山博格达峰现代冰川的进退变化[J];冰川冻土;198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黎晖;吴震;;高梧(桐)谷口、伊吾关方位考——兼论杨翰非高昌太守[J];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2 黄梅;;有感于杨宜禾先生《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第十一章:音乐表演艺术中的气与韵[J];黄河之声;2014年05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树青 李满勋;宜禾———正在崛起的“中国职业装专家”[N];中国纺织报;2006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李晓丹;宜禾:必须拥有品牌自主权[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3 记者 张磊;宜禾亮相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N];中国电力报;2008年
4 记者 刘树青 通讯员 唐明涛;宜禾服饰的执著追求[N];中国纺织报;2005年
5 刘树青;李满勋;如何打造职业装知名品牌?[N];中国纺织报;2004年
6 严华万;宜禾职业装令人瞩目[N];中国纺织报;2004年
7 记者 刘树青;宜禾与意大利名师联手创品牌[N];中国纺织报;2005年
8 江苏站 周雯;宜禾股份积极参与首届“中华国际职业装招标采购大会”[N];中国服饰报;2005年
9 记者 姜国华 刘树青 李满勋;宜禾全力成就“中国职业装专家”[N];中国纺织报;2006年
10 记者 刘树青;宜禾精彩演绎“领衔品牌”[N];中国纺织报;2006年
,本文编号:1059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594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