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诏令看北宋时期君主的“畏天”之德
发布时间:2017-10-19 20:45
本文关键词:从诏令看北宋时期君主的“畏天”之德
【摘要】:由于北宋特殊的政治环境,"畏天"成为君德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意义是敬慎。"畏天"在诏令中的使用语境,包括新皇即位、发生灾异、群臣上尊号三种,一方面表现出对天的敬畏之意,一方面表达了建立在天命基础上的皇位合法性诉求。"畏天"也是北宋士大夫对君主德行的期望。他们通过上书、撰写专门论证文章的形式,阐发"畏天"是约束君主的手段之一,以此说明君主的"畏天"之德不仅仅只是道德领域的事,还具备了政治上的重要作用。既能表明其为君之合法性,又能教化百姓,有利于形成修德、立身、听命的社会之风,稳定其统治。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北宋 畏天 敬慎 君德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道德与秩序——宋代诏令文本的历史学解读”(12YJAZH16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4
【正文快照】: “畏天”即寅畏天威,是中国古代专制时代君德的内容之一。关于君德,儒学有较为明确的理论阐释。孔子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人君若是能够做到为政以德,则天下人共尊之。《尚书》亦言:“德惟治,否德乱。”2将天下之治乱安危系于帝王是否有德,是否实行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傅剑仁;;君德在明[J];中国人才;2006年04期
2 ;广学会中文文件四件[J];编辑学刊;1994年04期
3 王升;徐雯君;;天、君德,人民——透过青铜器看周人的统治思想[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4期
4 徐少锦;试论唐太宗的君德[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4年06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实习记者 胡雁 通讯员 汪明开;心系群众谋发展[N];毕节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063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632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