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熊:一个明遗民的世界
发布时间:2017-10-20 07:36
本文关键词:李世熊:一个明遗民的世界
【摘要】: 明遗民是明清易代之际衍生出来的不仕新朝的士人群体。以福建遗民李世熊为个案,通过文集、族谱、方志、年谱等资料,本文关注李世熊在明末清初这一特殊时段的生活,探讨李世熊的交游圈及其变化,考察他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遗民放回具体的时空中分析其产生原因,从而深入了解清初士人矛盾多变的生存方式,揭示士人在明清易代的特殊背景之下的心态变化过程。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李世熊的交游圈的地域范围和成员,以及交游圈的时空变化。第二,明亡之后,李世熊与师友讨论的话题,集中于身份的识别、生死观念的解释、对历史的态度等三个方面,李世熊在这三个问题上的观点反映了他对自己、时代及历史的认知。同时,与李世熊关系密切的师友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待时事的态度,因此本文以黄道周、曾异撰、易堂九子、黎士弘为例,论述他们在时代变化之下的不同选择,以及李世熊对他们的评价。第三,乡族是李世熊交游圈的最内一环,不仅因为李世熊实际上从未离开乡土,更在于李世熊在乡土中倾注了太多的个人理想。故有必要从地域社会的角度对李世熊隐居后的生活进行分析,并重新认识李世熊在地域社会和家族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李世熊 遗民 明末清初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25
-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10-23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论述框架23-25
- 第一章 李世熊其人25-32
- 第一节 李世熊生平及著作简介25-27
- 第二节 史籍记录中的李世熊27-32
- 第二章 言论与“话题”32-52
- 第一节 1644-1646:身份的转变32-35
- 第二节 生死选择与生死观的讨论35-38
- 第三节 出处选择与儒释观点38-42
- 第四节 历史观——夷夏之辨42-45
- 第五节 历史观——动物的隐语45-52
- 第三章 吾师吾友——生命轨迹的调整与选择52-66
- 第一节 李世熊交游圈的讨论52-54
- 第二节 曾异撰54-56
- 第三节 黄道周56-59
- 第四节 易堂九子59-64
- 第五节 黎士弘64-66
- 第四章 吾乡吾族——地域社会角度的认识66-82
- 第一节 李世熊与“盗贼”67-71
- 第二节 泉上李氏宗族发展状况71-78
- 第三节 李世熊与地方官员的交往78-79
- 第四节 小结79-82
- 结语82-85
- 参考文献85-90
- 附录90-102
- 后记10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茜茜;李世熊散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6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660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