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均田制的实质及其兴衰
发布时间:2017-10-20 21:00
本文关键词:浅析唐代均田制的实质及其兴衰
【摘要】: 土地,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农业国家的经济命脉。任何一个国家、朝代都会根据本国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土地制度。唐朝也不例外。武德七年(624),唐朝统治者袭用隋代均田制来经营手中的土地,但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和兼并日益严重,这一为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土地制度走向了衰败,到建中元年(780),终被放弃。本文运用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等理论,分析论述唐代均田制的实质和兴盛衰亡。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唐初继续实施均田制的原因。首先,从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关系入手,分析唐朝初期袭用均田制的根本原因;其次,分析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国家控制人口、传统土地经济思想的影响、吸取前朝经验教训和国家具备较强控制力等直接原因。 第二,分析均田制的实质。从物权角度入手,分析不同阶级、阶层享有的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进而剖析均田制的实质。 第三,唐朝均田制的实施及作用。首先,对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农民受田记录进行分析,推断均田制实施较为彻底的结论;其次,通过对汉唐农业收入进行对比,发现均田制并没有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而主要是起到增加政府收入和节省开支的作用。 第四,均田制瓦解的主要原因。前辈学者已经挖掘分析了均田制瓦解的大部分原因,本文从交换关系变化、人的利益之心和当时土地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土地买卖和兼并对均田制的破坏等方面进行补充论证。 结语:以史为鉴,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制度改革应从唐朝均田制演变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唐朝 均田制 实质 兴衰 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10
- (一) 研究意义7
- (二) 研究综述7-9
- (三) 本文研究思路、结构及主要理论创新9-10
- 一、唐初继续实施均田制的原因10-18
- (一) 根本原因10-14
- (二) 其他原因14-18
- 二、从物权角度探寻唐代均田制的实质18-24
- (一) 二者的内容不同18-23
- (二) 二者的主体不同23-24
- (三) 二者存在的期限不同24
- 三、唐初均田制的实施及作用24-35
- (一) 从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唐初均田制的实施24-33
- (二) 均田制的真正作用33-35
- 四、均田制瓦解的主要原因35-43
- (一) 交换关系发生变化36
- (二) 人的利己之心和当时土地的特性36-43
- (三) 大规模土地买卖和兼并的危害43
- 结语43-47
- 参考文献47-51
- 后记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论北魏均田制产生的社会原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2 吉成名;均田制述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赵云旗;论均田制的两重性及其发展与作用[J];古今农业;1994年01期
4 唐任伍;论唐代的土地租佃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5 习建华,唐康德;中唐赋税制度变迁的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邓广铭;;唐代租庸调法研究[J];历史研究;1954年04期
7 胡如雷;;唐代均田制研究[J];历史研究;1955年05期
8 唐长孺;;均田制度的产生及其破坏[J];历史研究;1956年02期
9 韩国磐;;从均田制到庄园经济的变化[J];历史研究;1959年05期
10 韩国磐;;根据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文件略谈有关唐代田制的几个问题[J];历史研究;1962年04期
,本文编号:1069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693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