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时期梁宋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条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06:09

  本文关键词:战国秦汉时期梁宋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条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战国秦汉 梁宋地区 经济发展 环境条件


【摘要】:战国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始确立、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农业为代表的封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各地区之间,由于环境条件等的差异,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本文选取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梁宋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条件结合起来进行探讨,论述战国秦汉梁宋地区经济发展的事实表现,并分析其在经济发展上的有利和不利的条件。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宋地区经济发展轨迹。战国时期,梁宋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开发,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先进的农业又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工商业城市的繁荣。进入秦、西汉后,农业经济在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农业发展重要表现的人口,此时也达到鼎盛,梁宋地区的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东汉时期农业继续向前发展,田庄经济日趋成熟,商业发展缓慢,城市地位开始下降,其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略有下降,但仍不失为人口密集之区。这时梁宋地区经济特点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城市经济、地方特色经济较为突出。同时梁宋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文化层面也得到了反映。 第二部分:梁宋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条件分析。梁宋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部分主要以环境条件为主线来进行分析。战国秦汉时期梁宋地区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发展农业生产非常适宜。并且这种自然条件极大置换成了梁宋地区的交通优势,对水利灌溉事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另外,有利的政治、历史因素作为社会环境条件对梁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三部分:环境条件对梁宋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及历史影响。战国秦汉时期梁宋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由此引起的地理环境的变迁越来越显著,黄河泛滥成灾,水、旱、蝗等自然灾害进入多发期,给梁宋地区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时气候变迁、生态环境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梁宋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战乱的多发区,战乱使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另外,软环境上,梁宋人民思想保守、民风古朴也成了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
【关键词】:战国秦汉 梁宋地区 经济发展 环境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31;K23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英文摘要3-7
  • 引言7-9
  • 一、战国秦汉时期梁宋地区经济发展的轨迹9-46
  • (一) 战国时期的蓬勃发展11-21
  • 1、农业的初步发展11-14
  • 2、手工业的兴起14-17
  • 3、商业的兴盛17-19
  • 4、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19-21
  • (二) 秦、西汉时期的繁荣21-33
  • 1、农业的进一步发展21-25
  • 2、手工业的繁盛25-28
  • 3、商业及城市的繁荣28-31
  • 4、人口的迅速增长31-33
  • (三) 东汉时期的恢复与发展33-40
  • 1、农业的发展和田庄经济的成熟33-36
  • 2、手工业的继续发展36-38
  • 3、商业的停滞不前和城市地位的下降38-39
  • 4、占全国人口比重的下降39-40
  • (四) 梁宋地区的区域经济特征40-42
  • (五) 梁宋地区经济发展在文化层面的反映42-46
  • 二、梁宋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条件分析46-58
  • (一)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46-49
  • (二) 良好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梁宋地区经济尤其是商业的发展49-53
  • 1、战国秦汉时期梁宋地区交通概况49-51
  • 2、良好的交通条件对梁宋地区经济的影响51-53
  • (三) 水利灌溉事业对梁宋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53-56
  • 1、治理黄河55
  • 2、兴建水利工程55-56
  • (四) 有利的政治、历史因素56-58
  • 三、环境条件对梁宋地区经济发展之制约及历史影响58-72
  • (一) 两汉时期的黄河泛滥58-60
  • (二) 水、旱、蝗等自然灾害的影响60-65
  • 1、水灾和旱灾61-62
  • 2、蝗灾62-63
  • 3、其他灾害63-64
  • 4、自然灾害给梁宋地区带来的影响64-65
  • (三) 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梁宋地区的影响65-68
  • 1、气候的影响65-66
  • 2、生态环境开始遭到破坏66-68
  • (四) 战乱的影响68-70
  • (五) 思想保守,,民风古朴70-72
  • 主要参考文献72-7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束江涛;西汉前期军功集团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1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71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