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殿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15:13

  本文关键词:唐代殿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 科举 制举 殿试


【摘要】: 唐代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殿试是唐代科举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界对唐代科举论述很多,但对唐代殿试的研究较少关注。有关唐代殿试的研究散见于一些论著中,尚未形成体系,甚至说法不一。因此,研究唐代的殿试,对于全面认识唐代的科举制度,对于深入了解唐代的政治和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史料,整理分析,力求对唐代殿试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对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笔者将要进行的研究做了全面的评述。 第二章论述唐代殿试的起源和演变。在界定唐代殿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唐代殿试与制举的关系。根据唐代历史分期对唐代殿试进行纵向研究,探讨了武周时期殿试起源、盛唐时期殿试发展和唐代后期殿试衰落的历史过程,并对殿试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第三章论述唐代殿试的形式、内容和特点。首先从主考官、考策官、应考者、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五个方面对唐代殿试的形式做了详细的论述。其次从考试科目和试策内容两个方面阐述了唐代殿试的主要内容。接着对唐代殿试试后的等第划分和授官情况做了探索。最后分析了唐代殿试的三个特点。通过对唐代殿试进行的横向阐述与分析,力图使人们对它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第四章论述唐代殿试的作用和影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从皇帝、举子、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的关系,分析阐述了唐代殿试的历史作用。并从科举制度、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唐代殿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第五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深化,指出唐代殿试的起源、发展以及衰落的过程与唐代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密切相关;作为中国科举殿试制度中的一个特殊的发端阶段,唐代殿试开创了殿试制度的先河,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在明确唐代殿试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考证与论述,注意结合它与唐代政治、文化因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全面研究了它的发展过程、形式、内容、特点以及作用和影响等问题,并通过对唐代殿试与唐代的常举、后世制度化的殿试进行横、纵向的比较,对唐代科举制度和唐史的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唐代 科举 制举 殿试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1
  • 一、研究意义8
  • 二、研究现状8-10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0-11
  • 第二章 唐代殿试的起源和演变11-29
  • 第一节 唐代殿试的基本概念11-13
  • 一、唐代殿试释义11-12
  • 二、唐代殿试与制举的关系12-13
  • 第二节 唐代殿试的起源和演变13-29
  • 一、武周时期殿试的起源14-19
  • 二、盛唐时期殿试的发展19-23
  • 三、唐代后期殿试的衰落23-29
  • 第三章 唐代殿试的形式、内容和特点29-51
  • 第一节 唐代殿试的形式29-38
  • 一、主考官29-30
  • 二、考策官30-31
  • 三、应考者31-34
  • 四、考试时间34-37
  • 五、考试地点37-38
  • 第二节 唐代殿试的主要内容38-45
  • 一、考试科目38-43
  • 二、试策内容43-45
  • 第三节 唐代殿试的等第与授官情况45-49
  • 一、等第45-47
  • 二、授官47-49
  • 第四节 唐代殿试的特点49-51
  • 一、考试规格高49-50
  • 二、具有举选合一的性质50
  • 三、具有现实性和灵活性50-51
  • 第四章 唐代殿试的作用和影响51-57
  • 第一节 唐代殿试的历史作用51-53
  • 第二节 唐代殿试对后世的影响53-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5
  • 致谢65-6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桂娟;冯建民;;国内科举制研究的脉络及其进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陈秀宏;;殿试制度起源考辨[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02期

3 黄薇;;唐代科举制度面面观[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4 张灿贤;古代殿试策问艺术简论[J];管子学刊;2003年03期

5 王兴亚;明代殿试管理制度及其作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宋长琨;;唐代制举的常科化及其政治意涵[J];考试研究;2007年03期

7 丁爱华;唐代制举述略[J];理论学刊;1989年05期

8 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0年06期

9 胡可先;唐大和二年制科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10 刘恩惠;唐代制举初探[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芳;唐代制科举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8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78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3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