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界错壤与洪灾调适冲突——以明清卫河下游直鲁交界地区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10-25 02:10
本文关键词:省界错壤与洪灾调适冲突——以明清卫河下游直鲁交界地区为中心
【摘要】:文章引入美国人文地理学家吉尔伯特·F·怀特的洪灾调适理论,主要考察明清时期卫河下游直隶、山东两省交界地带的清河、武城和临清州因水灾而发生的冲突与协调的过程。指出面对洪灾,三州县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调适方式,即筑堤防水与开渠排涝。历史地来看,洪灾调适的方式通常源于洪泛区民众的生存本能,是一种自发而无序的行为,但在实施过程中,因交界地区"界"的限制作用,会造成交界各方民众的冲突。交界各方洪灾调适冲突的解决需要中央或次级政府力量的强有力干预和打破政区界限的富有智慧的努力。调适理论对于开展中国历史灾害地理尤其是近现代灾害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暨渭河流域红色资源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直鲁交界地区 洪灾调适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024) 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科专项)项目(2013JK0050) 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4SZYB28)
【分类号】:X43;K248
【正文快照】: 2.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2;3.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陕西西安,710062j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衘,
本文编号:1091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9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