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奴婢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2:34
本文关键词:秦汉奴婢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秦汉奴婢 研究综述 法律 社会背景 奴婢政策
【摘要】:秦汉奴婢问题,事关古史分期,又牵涉到两汉的社会性质,意义十分重大。长期以来,人们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来揭示秦汉特别是两汉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真实风貌,以促成一些相关问题的解决。本文正是立足于人们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材料,提出了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仅供考鉴。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绪论是对近八十年来秦汉奴婢问题研究成果的较为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将来的研究趋势。正文包括第一、二、三章。第一章就以往研究中秦汉奴婢的买卖、户籍及使用问题作了一些补充说明,第二章结合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及居延汉简等秦汉考古资料,着重从法律上论述了秦汉奴婢的地位,该章又分为七节,包括:奴婢犯罪;奴婢的性关系;奴婢的婚姻;奴婢的放良;奴产子;主杀奴婢;家长告为奴婢的子女。其中,,奴婢犯罪又包括:奴婢犯盗窃罪;奴婢殴骂;奴婢逃亡;奴婢告主;奴婢杀主;奴婢犯罪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六个方面,并与唐律就相关方面进行了粗略的比较。第三章共三节:秦汉奴婢的生活;秦汉社会观念;两汉奴婢政策考述。其中第三节又分:西汉奴婢政策;东汉奴婢政策。该章主要结合秦汉奴婢的生活及社会观念,并以汉代社会背景为基础,就秦汉奴婢的社会地位作了初探,指出:秦汉奴婢的生活总的来说是低的,虽然有些奴婢依仗主人的权势,狐假虎威,为非作歹,有的甚至完全成了主人干坏事的工具,但这只是极少数,奴婢阶级仍然是遭受压迫的阶层。众多事实表明,在秦汉尤其是汉代社会里,奴婢仍然普遍遭受歧视,仍然是卑贱的一种象征。虽然两汉统治者如刘邦、刘秀等下了诸多免奴诏令,但这些诏令大都是在乱世之中,统治者为拉拢民心、打击敌人而采取的与军事斗争相配合的一种宣传手段和策略。当然,也有其积极意义之所在。这些,可算是本文研究的突出之点。结论部分对本文的探讨作了全面的总结,强调了秦汉奴婢问题研究的意义。 由于资料不足,特别是本人水平有限,对问题的认识还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因此,一些看法难免稚薄,贻笑方家。总之,要在这一领域上有更多的突破,还有待以后人们孜孜不倦的求索。
【关键词】:秦汉奴婢 研究综述 法律 社会背景 奴婢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3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5
- 第1章 对以往研究的几点补充15-20
- 1.1 奴婢的买卖15-16
- 1.2 奴婢的户籍16-18
- 1.3 奴婢的使用18-20
- 第2章 秦汉奴婢的法律地位20-35
- 2.1 奴婢犯罪20-26
- 2.1.1 奴婢犯盗窃罪20
- 2.1.2 奴婢殴骂20-21
- 2.1.3 奴婢逃亡21-22
- 2.1.4 奴婢告主22-23
- 2.1.5 奴婢杀主23-24
- 2.1.6 奴婢犯罪与主人之间的关系24-26
- 2.2 奴婢的性关系26-27
- 2.3 奴婢的婚姻27-28
- 2.4 奴婢的放良(出路)28-31
- 2.5 奴产子31
- 2.6 主杀奴婢31-34
- 2.7 家长告为奴婢的子女34-35
- 第3章 秦汉奴婢的社会地位35-53
- 3.1 秦汉奴婢的生活35-38
- 3.2 秦汉社会观念38-43
- 3.3 两汉奴婢政策考述43-53
- 3.3.1 西汉奴婢政策43-48
- 3.3.2 东汉奴婢政策48-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9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霞;秦汉奴婢法律地位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志;汉代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组织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王金丰;秦汉女性犯罪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红波;西汉社会垂直流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8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9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