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刍议

发布时间:2017-10-29 18:00

  本文关键词: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刍议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归化城土默特地区 教育事业


【摘要】: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正规意义上的教育至迟在雍正初年已开始发展起来。此后,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雍正二年至光绪二十七年,主要表现为官学、义学、书院的兴办和重建;第二阶段为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末年,主要表现为新式学堂的创办。 清朝的封禁政策存在着内在矛盾:首先,清廷对蒙古封禁政策与其在全国倡导的“尊孔读经、礼义教化”相矛盾;其次,清廷对蒙地文化封禁政策与其在全国推行科举取仕制度、大力兴办地方教育存在矛盾;最后,清廷对蒙地人口封禁政策与其驰禁政策相矛盾。上述内在矛盾为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提供了发展契机。 对于促成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地方官吏举措,,清政府在维护其边疆统治的前提下,主要以宣扬教化对待;对于促成该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民间因素,则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设置了厅学及学额。随着时代的演进,清廷最终废除了文化封禁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禁令。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历史的局限性。
【关键词】:清代 归化城土默特地区 教育事业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9
【目录】:
  • 引言8-10
  • 上篇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各类教育机构的设置及其演化概述10-19
  • 一、 第一阶段:雍正二年(1724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0-14
  • 1 官学11-12
  • 2 义学12-13
  • 3 书院13-14
  • 4 私塾14
  • 二、 第二阶段: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宣统末年(1911年)14-19
  • 1 归化城15
  • 2 绥远城15-17
  • 3 萨拉齐17-18
  • 4 包头18
  • 5 和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18-19
  • 下篇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19-32
  • 一、 清朝封禁政策的内在矛盾与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19-27
  • (一) 封禁政策的内在矛盾之一19-21
  • (二) 封禁政策的内在矛盾之二21-23
  • (三) 封禁政策的内在矛盾之三23-27
  • 二、 清政府对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反应27-30
  • (一) 对促成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地方官吏举措,清政府所持的态度27-28
  • (二) 对促成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民间因素,清政府作出的回应28-30
  • 三、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及局限性30-32
  • (一)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30
  • (二)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局限性30-32
  • 附表32-34
  • 表1: 清雍正二年(1724年)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教育机构32-33
  • 表2: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宣统末年(1911年)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教育机构33-34
  • 注释34-38
  • 参考文献38-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齐瑜,李玉伟;绥远地区的新学创办[J];蒙古学信息;1999年03期

2 牛敬忠;绥远地区教育近代化初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3 陈超英,蒙林;清代绥远城的旗学[J];前沿;1996年03期



本文编号:1114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14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