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辽东招民垦田授官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15:04

  本文关键词:清初《辽东招民垦田授官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初 《辽东招民垦田授官例》 旗地官庄 民地 柳条边 东北封禁


【摘要】: 清朝初年辽东地区人口大量流失,普遍出现了有土无人情况。清廷为了满洲人的狭隘利益在京畿地区实行圈地、投充等一系列弊政,致使大量流民出现,满汉民族矛盾随之激化。 为了化解矛盾、巩固统治,清廷采取了招垦策略。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颁布《辽东招垦授官例》,按招民多寡授招头以相应官职。授官例颁布以后,辽东地区人丁、田亩均有增加,辽东招垦收到一定实效。 康熙初年,南明政权已相继覆灭,满汉民族矛盾也趋于缓和,较之顺治初期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清政权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倾斜,逐步由对军事的关注转向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广大中原地区成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新中心,辽东招垦的重要性不断减弱。 顺治末年三藩势力急剧膨胀,已经成为清朝统治者关注的焦点。康熙帝亲政以后,力主南藩北调,和平撤藩。而和平撤藩必须妥善安插三藩部众。因三藩首领俱为辽东人士,若择安插之地辽东当为首选。时值辽东大量招徕内地流民开垦,且出关垦田风气渐开,若继续任由汉民出关垦荒,则日后辽东将无地安插三藩。 社会环境的改变,使辽东招垦原有辅助关内的特性被大大弱化,统治者继续推行辽东招垦的主观动因逐渐消失。有鉴于此,康熙帝于六年(1667年)断然废除《辽东招垦授官例》,开始严格限制流民出关。 授官例的废除使辽东招垦受到了严重影响,东北开发的速度也因之减缓。出于狭隘民族利益的考虑,最终导致了清廷封禁东北政策的出台。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百战;清初辽东垦殖述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孟颖;清初的东北流人及对东北文化发展的贡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衣保中,吴北战;论清前期东北垦荒政策的演变[J];长白学刊;1999年06期

4 于海君;略谈清朝的圈地与退地[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5 王景泽;对清代封禁东北政策的再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2期

6 李为,张平宇,宋玉祥;清代东北地区土地开发及其动因分析[J];地理科学;2005年01期

7 关捷;;盛京旗地探索[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何凡能;戴君虎;葛全胜;;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J];地理研究;2005年06期

9 闵宗殿;关于清代农业自然灾害的一些统计——以《清实录》记载为根据[J];古今农业;2001年01期

10 李培y=,王海燕;论清初八旗军队迅速衰落的原因[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57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57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8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