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封赠制度的伦理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宋代封赠制度的伦理价值研究
【摘要】:研究制度自离不开对制度条文的分析,但仅仅研究条文仍是不够的,不能忽视制度背后的意识形态,否则便无法了解制度,至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这些意识形态中,才能明白制度的精神,体会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制度。两宋时期的封赠制度,其本身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光宗耀祖"的范畴。在家、国两端,封赠制度虽然宏观上都基于"报"的观念,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又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在家国之间,封赠制度承担着重要的价值建构功能,是宋代统治者对于"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对于倡导伦理教化和维系家国秩序的制度性思索和尝试。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4CZS015]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3YJCZH154]之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4
【正文快照】: 封赠制度是中国古代赏赐官爵的一项制度,朝廷以官员的职位、级别等为依据,赐予其家族成员名誉上的官、爵或其他名号1。两宋时期,随着贵族政治的瓦解和官僚体制的成熟,封赠与职官体系的结合更加紧密,最终确立为一项重要的官僚制度。然而在近代以来的史学研究中,封赠制度却一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超;;明代品官命妇封赠制度初探[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4期
2 赵克生;刘群英;;明朝文官父祖封赠制度述论[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3期
3 田禾;;唐代品官命妇封赠制试探[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2期
4 郭艳艳;;宋代官员家庭外命妇封赠制度略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5 杜文玉;五代叙封制度初探[J];史学月刊;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自我实现理论与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陆华;;民族精神的伦理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姜玉洪,陈霞;印度社会与印度型的科技发展模式[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4 张云飞;;历史学含义的五个维度[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5 赵伟;;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发生学逻辑探析及中国化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许庆玲;李世龙;;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特定社会模式[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7 范炜珏;;“海洋情结”的缺失与归依——简析小说A&P“精神荒原”成因[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8 张烁;;大学历史教育浅思[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9 李强;;英国走出中世纪——以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张国庆;;浅谈史学的所求与应为[J];沧桑;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文学平;;青年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维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2 詹长智;;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比较研究的视角[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3 张燕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功能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黄小洲;;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宁波;;关于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特征比较的再认识[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6 刘凌;;王元化“规律”反思与《文心雕龙创作论》“减法”式修订[A];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C];2009年
7 冉苗苗;;中国:蓝色文明的摇篮——驳海洋文明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论断[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莹;黑格尔的个体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波;天国的世俗关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平娜;中国武术段位制社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其推广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立刚;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孝道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施志杨;政治笼罩下的宗教纷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娇;霓裳清影千秋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廖凯军;明代游记、小说与戏曲中的海外国家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晏燕;《占卜者》题材的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文玉;五代官告院与绫纸钱[J];唐都学刊;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化雨;;唐宋变革与政治制度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2010年01期
2 郭世佑;;制度的重要性与制度史研究的基础性——《清代奖赏制度研究》序[J];政法论坛;2007年06期
3 卢向前;;新材料、新问题与新潮流——关于隋唐五代制度史研究的几点看法[J];史学月刊;2007年07期
4 ;一部力求创新的成功之作——《唐代制度史略论稿》评介[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耿元骊;;十年来唐宋土地制度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01期
6 赫治清;;清代政治制度史的一个侧面[J];读书;1985年04期
7 王凤翔;;在传记中发掘制度史——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评介[J];唐都学刊;2006年04期
8 刘后滨;;政治制度史视野下的唐宋变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韩国磐;从颜真卿告身谈到唐代行政效率[J];人文杂志;1988年01期
10 潘孝伟;唐代的武举[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凤云;;清代制度史研究中的两点认识[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凤云;;清代制度史研究中的两点认识[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杰;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何理想;明代官员给假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58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5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