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对古代书家的学习及其宗王喜董的书法观
发布时间:2021-03-17 12:42
康熙对古代书家作品有着较为广泛的学习取法。《石渠宝笈》中著录了康熙临摹二王以降包括智永、褚遂良、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祝允明等名家书迹169件,其中临摹董其昌的作品最多,有63件。从这些作品的时间分布看,康熙从少年时代开始直到晚年,对古代书家作品的学习都不曾间断。《石渠宝笈》和《佩文斋书画谱》著录了较多康熙对古代书迹的题跋。通过对这些题跋的梳理,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康熙推重晋人书法,以二王作为评价包括董其昌在内的书家水平高下的标准,宗王喜董成为康熙重要的书法观念。同时,其在题跋中也表达了学书是为政余暇之事、书家当重人品修养的主张。康熙宗王喜董书法观念的形成,有书法发展时代背景和自身喜好的因素,也有政治因素。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顺博物馆藏康熙帝临帖与手书墨迹考略[J]. 韩行方.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4(01)
本文编号:1169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6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