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蒙古统治者的儒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08:12
本文关键词:元代蒙古统治者的儒治研究
【摘要】:十三世纪中后期,蒙古入主中原,传统的儒家文化受到草原游牧文化的冲击,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教育、伦理等重新整合发展,蒙古民族给中原带来了他的豪爽品质和横跨欧亚的弘大气魄,也充分吸收了汉、唐、辽、宋、金的许多优秀传统、成功的经验、相对完备的制度和精神文化。同时,,中国封建社会进行着进一步的整合,蒙古统治者调整自己的统治方式,一定程度的接受了儒家政治思想,任用大批儒士。汉儒们建议蒙古统治者继续儒治,并向其灌输儒家的思想学说,统治者采用“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的建议,行汉法,以求治乱兴亡之鉴。这些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与蒙古民族的传统道德并不相悖,为适应中原地区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为维护自身统治利益,蒙古统治者无论是从国家行政体制,还是对民间伦理道德的规范,很多方面都遵照儒家传统思想进行治理,这不仅有助于社会空气的净化,也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团结安定。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7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延梅;在自觉、互动和对话中传承民族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綦保国;元代官营工商业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40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40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