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水灾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14:04

  本文关键词:西汉水灾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汉 水灾 应对措施 治河 水利建设 赈济灾民


【摘要】: 西汉时期是我国水灾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西汉一代进行的治水实践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既远且宏。水灾对古代农业社会的破坏力非常之大,历朝历代皆无比重视治水事业。本文对西汉的水灾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探讨西汉水灾的概况,并阐明水灾冲击下的西汉社会情形。认为西汉一代的水灾此伏彼起、频仍不断,灾情非常严重。并指出由于水灾的打击,西汉社会损失惨重:农业生产停滞,饥荒之年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生命财产安全面临极大威胁。 第二章,集中探讨了西汉时期应对水灾的措施之一:即治水事业与水利工程建设双管齐下。认为西汉政府为为解决水灾问题,使社会安定,一方面多次组织直接抗击水灾,一方面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 第三章,集中论述了西汉时期应对水灾的措施之二:丰富多彩的治河方略。这是一种治水思想或方法论。对西汉各期的治河方略予以了分析批判,认为虽取得了一定的功效,但也存在着局限性。 第四章,集中论述了西汉时期应对水灾的措施之三:赈济灾民。重点指出,西汉政府通过赈济灾民,减轻了水灾危害,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功效,但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玉秀;;1932年松花江流域大水灾述略[J];兰台世界;2011年17期

2 敖雪岗;;从《关雎》注看美刺观念在西汉元成时的变迁[J];古典文献研究;2005年00期

3 青分;周魁一;;从治水社会到水利社会[J];国学;2011年08期

4 星语静寂;;孔雀王朝[J];男生女生(金版);2006年09期

5 王紫微;;古文经学与汉代礼制建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孔祥成;;民国时期政府救灾的粮食调控政策及措施——以1931年江淮大水为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02期

7 黄河;;刘向的易学思想与政治情怀[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8 熊婧;;美丽曹力[J];中国卫生产业;2010年11期

9 王文忠;;阜南县柳编产业的历史沿革及工艺发展[J];新闻世界;2011年07期

10 李玉洁;;葛天氏之乐反映的古代风俗[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雅龙;;现代城市水灾浅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2 袁学所;;几种旱地作物水灾后的田间管理对策[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农业与气候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玉印;;鹿邑县主要灾害类型之成因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匡晓燕;朱业玉;席世平;潘攀;;河南水灾变化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夏汉平;;论长江与珠江流域的水灾、水土流失及植被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工程[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郭增建;秦保燕;;1999~2000年黄河可能发生大水灾[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李奇林;蔡学全;周瑛;刘斌;黄子通;;水灾医疗应急救援的组织和程序探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8 汤木生;;经济建设忽视人的生存保障就是盲目“发展”[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9 曹尧德;;试论大禹精神[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10 张永利;张建平;;道路水灾监控与预警技术初探[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友文;从沙兰水灾看校园安全[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王金宝 宋东明;水灾过后须防控畜禽疫病流行[N];农民日报;2005年

3 记者 王传军;日本研究显示亚洲或将经历更严重水灾[N];光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钊;春夏之交全球水灾频发[N];科技日报;2010年

5 ;香港拨款赈济内地水灾地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主笔 赵翔;水灾不可全怪天[N];工人日报;2010年

7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朱相远;水灾面前思缺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海楠;水灾成患 泄洪不畅谁之过[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9 本报驻曼谷记者 吴建友;泰国遭罕见水灾[N];光明日报;2010年

10 王义伟;台湾为什么老有水灾[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祥稳;清代乾隆时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吴媛媛;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D];复旦大学;2007年

3 武艳敏;民国时期社会救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李辉;北朝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国家与民间救灾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卢勇;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陈晨捷;论儒家思想对西汉社会风尚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7 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8 禹平;汉代儒生的社会活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向常水;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丹;论王权的夺取和捍卫[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岩;明清时期四川地区水灾及社会救济[D];西南大学;2010年

2 刘力川;1917年京直水灾救济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甘海根;明代江西的水灾及应对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梁肖;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秀玲;嘉庆六年直隶地区水灾和政府的救灾活动述评[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章博;武汉一九三一年水灾救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举;汉武帝兴水利与西汉王朝兴衰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中华;黄运水灾与晚清山东社会[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熊慧勇;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茜;长江中游水灾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以98年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灾监测应用为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本文编号:1241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41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