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23:21

  本文关键词: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魏晋 士人 生命意识


【摘要】:魏晋时期,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时期。频繁的战争,残酷的政治角逐,饥荒灾难的冲击和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造成了极度混乱、极度黑暗的社会现实,乱世杀伐,生命遭受的戕害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突出,这一切都激发了魏晋士人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面对生命的短暂易逝,如何实现人生的目标,如何在短暂的生命瞬间,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永恒,成为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的主题。魏晋士人这种浓烈的生命情绪和个体价值意识的凸显,与秦汉以来士人的生命意识绝然不同。本文主要分了五个部分来探讨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对汉末以来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想和士人心态的变化作了一下简单的梳理。“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崩溃,使统治士人的权威思想倒塌了;异端学说的萌发和新思潮的发轫让士人逐渐摆脱经学束缚,走向对个人独立意识和个体价值的思考;士人与大一统政权的疏离,使他们的心态有了重大改变,自我意识被唤醒,从而把视野投向了个体生命本身。 第二部分是建安时期士人的生命意识。巨大的死亡伤痛使士人充满了对整个社会群体生命的悲悯情怀,而生命的无常也使他们迸发了强烈的本体生命意识,渴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以追求“立德、立功、立言”来求得永恒的生命意义。 第三部分是正始时期士人的生命意识。玄学思想影响了士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也促使士人生命价值观发生改变,士人追求的是一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想人格模式,希望彻底摆脱荣名的束缚,超越礼教,高扬自我,寻求一种超现实的生命价值。 第四部分是西晋士人的生命意识。西晋政权是建立在残忍和不义的基础上的,因而这种政失准的的政治局面在士人心中失去了凝聚力,士人们汲汲于追求现实的功名,又希望全生保身,其结果便是依附于强权,这使西晋士人的生命意识走向了世俗化,并以悲感的形态呈现出来,生命格调也显得卑弱。 第五部分是东晋士人的生命意识。偏安江左的政权和“外儒内道”的政治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3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宁;《史记》中悲剧士人的形象意义[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晓琴;江淹的生命意识及其文学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蕾;论嵇康的生死观[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42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42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a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