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7-12-02 04:01

  本文关键词: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神权 君权 民本 先秦社会


【摘要】:先秦社会的最高权力起初以"神主"的面貌出现。夏商之"王"虽是社会最高权力的实际掌控者,却受到神灵世界的束缚。周天子挟"天命"以令诸侯,王权虽然增强,但被牢笼于宗法与分封制度之下。随着宗法分封制度颓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手中的权力远胜于前,民众亦形成有影响的社会力量,"民本"理念成为当时先进思想家与有识之士的共识,各国君主亦以"民本"为君权张目。专制君权在战国后期方粗具规模。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由弱而强的演变之路,即渐次摆脱神权束缚、制度牢笼和民众舆论羁绊的过程。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D691;K22
【正文快照】: 作者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875)。权力是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控制力量,是保证社会运转的必需手段。“权”,本指秤锤,有衡量之意,后亦作为权力、权势、权谋等的代称。“权力”一词虽然形成较晚,①但其意蕴却很早就出现了。先秦时期,人们曾经用各种方式表达“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锦炎;中甲刻辞──武丁时代的另一种记事刻辞[J];东南文化;1999年05期

2 金景芳;论宗法制度[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年02期

3 易建平;酋邦与专制政治[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4 陈恩林;;关于周代宗法制度中君统与宗统的关系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齐勇;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心术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马育良;儒门《诗》学中的“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权光镐;从郭店简本《老子》看“绝仁弃义”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刘信芳;;古文字歧读释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张振谦;;齐系陶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余少红;;寡子卣铭文试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李剑虹;;《太一生水》“神明”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谭宝刚;;《老子》郭店简本与今本、帛本的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尚永亮;;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弃子逐臣之作——《小弁》作者及本事平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矩阵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娟;木斋;;从记录功能和叙事手法看《诗经》的散文性[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高方;;从庄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晨阳;;中国与希腊古典哲学中的和谐理想(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4 姚少怀;;我国学校校长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沈光明;;《女神》与太阳崇拜——《女神》研究之一[A];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C];1997年

6 彭邦本;;古城、酋邦与共主政治的起源——以川西平原古城群为例[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程平源;;儒家德性论源起考——以先秦“德”义变迁为考察对象[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8 林素英;;论《卫风》夫妇诗中的礼教思想[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9 R壺筧v;;《螽斯》汇通[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10 黄灄灄;;《老子》篇次演变与时代背景[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8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晓丹;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晴晴;闻一多的《诗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辛勤旺;《诗经》现实美观念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玉娟;艾畅《诗义求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刚;刘长卿诗歌意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桂芝;契丹贵族大会钩沉[J];历史研究;1999年06期

2 易建平;论古代非专制政治地区发展的差异[J];历史研究;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波功;马对先秦社会的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2 葛志毅;从政治角度解读先秦社会形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徐仪明;互补创新:先秦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张继涛;先秦社会对风云雷雨自然现象的祭祀[J];南都学坛;1991年03期

5 许兆昌;先秦社会的巫、巫术与祭祀[J];史学集刊;1997年03期

6 王兆立;于成宝;;先秦社会请罪现象略论[J];东岳论丛;2009年07期

7 吴春明;从考古看华南沿海先秦社会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曹汉刚;祝容;;文物世界里的先秦社会生活[J];收藏家;2009年04期

9 周书灿;;“氏族封建”说与先秦社会形态再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03期

10 张亲霞;;“党”与先秦社会的变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纪潮;;毒品与神圣[A];全国第二届毒理学史与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若男;先秦社会变革中复仇形态之演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小芳;先秦报恩理念与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43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43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