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朝的江南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7-12-02 20:01
本文关键词:顺治朝的江南控制策略
【摘要】: 公元1644年,中国政治版图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逐鹿中原的三方势力激烈斗争后,盘踞辽东的清王朝最终成功入主中原。顺治帝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君主。在他统治期间,基本确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一统局面。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十分重要。这里经济发达,人文荟萃,为大一统封建王朝所倚重。对江南地区控制得力与否,直接关乎最高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本文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意在对顺治朝实施的江南统治策略给以多角度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顺治朝在整个清代史中所处的奠基地位和关键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便能对满洲这样一个人数少又相对落后的民族能够最终统一全国这一现象作出更深刻的理解。 在导言部分,笔者先叙述本文的写作缘起和目的,并简单评价和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笔者对本文要论述的“江南”作了区域界定,并从政治、经济、文教等领域对明代江南地区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作了论述。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顺治朝对江南的政治和军事控制策略。顺治二年,清军南下灭掉了弘光政权,将江南地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后,由于一系列民族压迫弊政的推行,激起了江南人民的激烈反抗。清廷只得一方面致力于确立清朝在江南的统治秩序、镇压抗清运动;一方面着眼于对这一地区行政机构建制的重建和调整。本章关注了这些问题,并在第四节对清王朝所建立的八旗驻防及绿营镇戍制度在江南地区的实施情况作了具体的论述。 第三章,主要从财政经济和基层社会控制角度论述顺治朝的江南控制策略。第一、二节分别介绍了漕运恢复和两淮盐务整顿,第三节关注的是基层统治秩序与社会控制的确立、赋役制度改革,并结合当前研究成果对“江南奏销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四章,探讨了顺治朝对江南地区的思想文化控制策略问题。首先是科举考试的恢复和对科场秩序的整顿,提出了“科场案”发生的正面意义。接下来阐述清廷对朋党政治的打击和防范,并提及了顺治朝发生的几次文字狱。 结语部分,对顺治朝政治特点作了简单的小结。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9.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小娥;;试论1644年南迁之议[J];沧桑;2008年04期
2 朱永嘉;;顺、康间清政府与江南地主阶级的矛盾斗争——兼论清初地主士大夫的民族气节的实质和意义[J];复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64年01期
3 付庆芬;清初“江南奏销案”补证[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4 孟昭信;试论清初的江南政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03期
5 张海瀛;;论清代前期的奖励垦荒与蠲免田赋[J];晋阳学刊;1980年01期
6 郑克晟;;试论多尔衮在清初统一中国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历史教学;1980年06期
7 张显清;;明代官绅优免和庶民“中户”的徭役负担[J];历史研究;1986年02期
8 李景屏;顺治与清初满汉关系的调节[J];满族研究;1991年02期
9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10 郑云波;论洪承畴在清初历史上的作用[J];求是学刊;1999年04期
,本文编号:1246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4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