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谏为忠”与“以谏求名”——论晚明士大夫的谏诤观与政治生态
本文关键词:“以谏为忠”与“以谏求名”——论晚明士大夫的谏诤观与政治生态
【摘要】:在晚明士大夫的观念中,将针对皇帝而起的批评,要求皇帝行止、调整某一政策,显现出较强纠错诉求的激越建言之举视为谏诤,那些因此类建言而受到贬黜、廷杖等处罚的官员往往会获得忠臣的名誉。对谏臣之忠臣名誉的铺叙,以及不恤生死之进谏心迹的自陈,反映出晚明士大夫群体以谏为忠的主流政治价值观。反思谏诤的言论普遍存在,则对士大夫以谏求名现象的泛滥倾向构成一种制约。晚明以群臣好谏,政治舆论活跃为凸显的时代特征,但是也要注意到,晚明谏风大盛的另一面,是士大夫群体逐渐陷入一种无法逆转的政治角色困境中,他们看似强势的话语权却经常游离于具体政治运作之外,无力振作,直至明亡。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3ZZ036)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谏,规劝之意。汉郑玄注《周礼》释“谏”意为:“正也,以道正人行。”1在中国古代,谏或与诤连用,常见于臣对君主建言的语境,往往以激越情状引人关注。谏诤,事涉庙堂政治举措、君主德行等议题,从属于君臣关系,乃至于传统议政模式范畴。在明代,尤其是在晚明,谏风大盛,与士大夫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轶峰;;晚明士大夫的救世情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轶峰;;明末清初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沉沦感[J];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04期
2 赵轶峰;晚明士子和妓女的交往与儒家传统[J];中国史研究;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佳;论明代的君臣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晴;;“知青一代”将影响中国政治生态[J];时代人物;2013年04期
2 周虎城;;不敢写的政治禁忌还有多少[J];杂文月刊(选刊版);2009年02期
3 何三畏;;“创文”为何不文明[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7期
4 高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J];青春岁月;2013年14期
5 贡太雷;;西方政治生态中的宗教情操及其超越[J];网络财富;2009年12期
6 江曾培;;廉政文化与政治生态[J];东方剑;2005年11期
7 王长顺;;论西汉政论文的政治适应[J];社会科学家;2012年12期
8 赵炜;;传统社会政治生态之文明特质[J];学术论坛;2006年01期
9 周邦园;;文革中清华是“民主政治的试验场”吗[J];炎黄春秋;2014年02期
10 陈磊;张蔚;;阜阳:贪腐大案频出背后的政治生态[J];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正繁;;近年来我国关于政治生态问题的研究综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2 王金山;;关于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思考[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C];2011年
3 刘景泉;;略论民初政治生态与同盟会的改组[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升波;;节约型政党建设的政治生态视维解构[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5 张海洋;;中国民族领域的政治生态与共和宪政坐标——论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治理民族领域的根本和必由之路[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6 臧秀玲;;政治生态视域中俄罗斯政党政治发展制约因素探析[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立华;政治生态小说真实最难得[N];中国商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N];安庆日报;2008年
3 李江;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保持机关风清气正[N];黄山日报;2008年
4 记者祁俊 实习生黄忠丽;积极构建纯净优良充满活力政治生态[N];黄山日报;2008年
5 苏宇光;为优化政治生态献策出力[N];巢湖日报;2010年
6 寇占文;政治生态不可小视[N];承德日报;2011年
7 本报评论员;促进大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N];盘锦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贾臻;加强机关建设 优化政治生态[N];青岛日报;2012年
9 李抒望;进一步优化地方政治生态[N];丽水日报;2012年
10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戴焰军;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N];经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恩名;互联网政治生态下的政府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袁亦;基于互联网的政治生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吴丽丽;马克思主义政治生态思想视阈村民自治建设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年
4 薛海秋;政治生态视角下政府职能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亮;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6 魏雪芳;政治生态视角下中国政治稳定问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田先红;合作场域中的村庄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炬;政治生态视野下的隋唐科举制探析[D];苏州大学;2013年
9 耿华;哈萨克斯坦政治转型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46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46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