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疑《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04:08

  本文关键词:宋代疑《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学术 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


【摘要】:宋代学者疑辨《尚书》由字词、语序、篇序而至今古文《尚书》、大小《序》《孔传》,字词、语序的疑辨各家不一。对文序的疑辨主要集中在《武成》《洪范》两篇,对古文《尚书》、大小《序》《孔传》疑辨成为宋以后《尚书》研究的重要内容。疑辨由枝节而至全体,开启了只解今文《尚书》、古文《尚书》证伪以及汉代今古文《尚书》辑佚研究的新方向。辨伪对于学界正确认识《尚书》文本有重要意义,但又带有随意改经的流弊。梳理宋代疑《尚书》资料,无疑可以考见《尚书》学之演进。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8CZS006)
【分类号】:K221.04
【正文快照】: 宋代学者对《尚书》有大量怀疑,这是宋代书》学衍变的重要视角。学者对《尚书》的疑辨《尚书》学有别于汉唐《尚书》学的重要内容。对由字词错讹、脱简错简、篇序混乱的个别问题,于宋代疑《书》问题的研究,程元敏先生《王柏生而逐渐衍变为对《书序》、古文《尚书》及伪《孔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徐公喜;;朱熹与法家之学[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10 李晖;“爱民如子,尤恤茕独”——唐贤官才子灩信陵史实钩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吴春燕;;弘扬朱子文化,打造武夷文化旅游品牌[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魏定榔;;朱子不注《春秋》之原因蠡测[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5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7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8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9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10 李学勤;;商末金文中的职官“■”[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笑一;两种宋词传播方式特点的比较及其对宋词演变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2 刘瑞民;以《公羊传》为代表的齐语语音研究[D];温州大学;2014年

3 骆鹏;柳宗元永州时期的诗歌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4年

4 蔡婉娥;王绩《会心高士传》人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5 郑巧儿;王俭骈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吕婉婷;董以宁诗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林益莉;焦循《周易补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8 何楠楠;王莽文化营销策略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士远;;《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摭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董治安;汉代《书》的承传与《书》学的演化——《两汉全书》编纂杂识之一[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马士远;;试论秦代《书》学局面的新变[J];社会科学家;2008年09期

4 马士远;;出土文献称说《书》及其篇名现象考论[J];齐鲁学刊;2007年03期

5 钱宗武;《说文》引《书》异文研究[J];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6 漆子扬;;甘肃历代《诗》《书》类古籍文献题录[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李迪明;;“本之”试析[J];语文教学通讯;1991年11期

8 于植元;再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J];中国图书评论;1995年06期

9 蓝棣之;;含义丰富在深层——《书》赏析[J];语文学习;1992年06期

10 张荣明;《书》、《诗》中“哲”义小考[J];管子学刊;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文编号:1261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61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