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南游史事考辨——兼论明代中期苏州落第士子的心理调适
本文关键词:唐寅南游史事考辨——兼论明代中期苏州落第士子的心理调适
【摘要】:祝允明在为唐寅撰写墓志时,出于避讳逝者生前曾备用于宁藩的事实,将他在正德九年的庐山之游并入弘治十四年至十五年的游程中进行叙述。此外,唐寅首次亲赴仙游九鲤湖祈梦的时间为会试案之后的可能性大于一般认为的乡试之前,后一种看法之所以长期受到肯定,与祝允明在《梦墨亭记》中为相关文句编排的位序有关,实际很可能是并非源自实情的有意设计。唐寅南游史事实况与记载之间的张力,是明人传记文本生成机制复杂性的反映,更是明代中期苏州地区落第士子运用心理暗示方式调适科场挫折的一个典型案例。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明成化至嘉靖间苏州诗人和画家中,唐寅(1470—1524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他的生平在逝后的五个世纪里一再由通俗文学所演绎,虽然近百年来学界对以“三笑故事”为首的附会不断证伪,也在探析其文学价值、思想性格方面取得相当的成绩,1但成片的史事模糊地带仍在阻隔着我们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买艳霞;;唐寅豫章之行考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刘化兵;《徐祯卿年谱》匡补及质疑[J];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风流而严谨——浅析唐寅仕女画中的伎女情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10期
2 刘靖宇;;中国画“意象”造型观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陆金霞;傅凡;张勃;;扬州乔氏东园复原设计初探[J];古建园林技术;2014年02期
4 李明;;明清苏州社会各风俗层的互动与交融[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5 邓晓东;;百年来唐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郝润华;;明代作家范渊研究三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7 丁俏;;浅析唐寅作品《王蜀宫妓图》[J];美术大观;2012年11期
8 袁宪泼;;“诗中有画”辨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张曼;;谈“明四家”的“文人画”情结[J];美术界;2015年01期
10 安永欣;;生涯画笔兼诗笔——浅析唐寅书画为业的生存方式[J];饰;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涤;吴门画派的诗画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祥耀;杨循吉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马宇辉;“唐伯虎点秋香”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浩滢;中国写意画的美学特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崔秀霞;徐祯卿诗学思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孙恩扬;泼墨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买艳霞;唐寅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文瑜;蕴情契理,知志合一[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李军;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D];南开大学;2013年
10 韦秀玉;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综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徐渭大写意绘画风格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陈长田;哈斯克尔美术史研究中的赞助人角度及其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松;晚明刻书的制造系统[D];汕头大学;2007年
4 吴国富;论唐寅适志游[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畅;唐寅、祝允明曲化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梁丹妮;吴门画派的文脉延续及其历史地位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谢丹;唐寅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祝洪珍;明代仕女画与其生态文化环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9 魏丽峰;疏狂玩世 求真任情[D];山西大学;2009年
10 李悦眉;明清戏曲作品中的唐伯虎造型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明兰;浅谈老年人的心理调适[J];临床医药实践;2004年06期
2 马成奎;;宽心解惑促和谐 心理调适观念新——北京市崇文区开展心理调适教育推动社区教育创新的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韩庆文;;夏季开车的心理调适[J];驾驶园;2010年06期
4 陈淼;潘娟;;浅谈首次住院患者的心理调适技巧[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13期
5 高大光;考生过度焦虑的心理调适[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7年04期
6 黎君;;教育心理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5年04期
7 于立军;后进生的心理调适[J];湖南教育;2005年09期
8 王洁;丧偶老人的心理调适[J];解放军健康;2005年03期
9 谢芳青;阳光总在风雨后——考试后的心理调适[J];班主任之友;2005年07期
10 敖拉哈;老年人再婚的心理调适[J];家庭医学;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成奎;;北京崇文区开展社区居民心理调适系列讲座效果的调查报告[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赵石莲;;浅谈心理调适与老年健康长寿[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登荣;;心理调适对老年人在家庭中感受健康幸福和谐的作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姜德珍;;心理调适与“六十而再立”[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赵重振;张德山;;浅谈家庭老年人心理调适[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施志源;;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困境及心理调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7 岳亮;;老年心理特征与心理调适[A];第三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姚静艳;;珠心算教学心理调适手段的创新运用[A];珠心算教学与训练[C];2010年
9 周念丽;;5岁幼儿情感调控的实验研究——中、日、韩三国比较[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吴明证;;自尊结构和个体心理调适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勇;背井离乡者需心理调适[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年
2 邹理;丧偶老人要注意心理调适[N];甘肃日报;2005年
3 本报通讯员 马啸;心理调适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N];光明日报;2011年
4 ;见人脸红的心理调适[N];保健时报;2004年
5 西南师范大学 冯维;注意对“危机家庭”孩子的心理调适[N];重庆商报;2001年
6 王玉林 刘碧英;心理调适六法[N];湖南科技报;2003年
7 郭卫;住高宅老人的心理调适[N];民主协商报;2005年
8 李西宁;新战友,你的心理调适好了吗[N];人民武警;2005年
9 潘宏球 覃厚锋 蒙清潭;积极做好老兵心理调适工作[N];战士报;2004年
10 王展;再婚老人的心理调适[N];保健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斌凤;生态环境与乌鲁木齐市市民心理调适技能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李书晶;高中学生心理调适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孔飞;口译的灵活尺度的界定及操作中的心理调适[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4 宋德洪;基于儿童心理调适的对话系统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阎瑜;傣族佛教礼仪、节日以及习俗中的心理调适功能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270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7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