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雨泽奏报制度的实施
本文关键词:明代雨泽奏报制度的实施
更多相关文章: 奏报 自然科学史研究 奏折制度 晴雨录 降水情况 给事中 上海电机学院 余继登 制度史 隆庆年间
【摘要】:正从现有的材料来看,雨泽奏报是自秦汉以来就已形成的一个惯例,州县一级的官员必须定期向朝廷上报当地的降水情况,即所谓的"上雨泽"。目前的研究,张瑾tb曾介绍过清代雨泽奏报的两种形式——晴雨录和雨雪分寸,并对其资料的可靠性和价值作了客观评价1。满志敏曾对历代的雨量观测、奏报和形式作过简要的整理和论述2。穆]臣对中国古代雨泽奏报制度的渊源也做过整理,并对清代的雨雪奏折制度进行了讨论3。另外,自然科学史研究领域在研究古代雨量器的过程中,
【作者单位】: 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YJC770028 2013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ZSDJ1302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YS149 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XKJ02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雨泽奏报是自秦汉以来就已形成的一个惯例,州县一级的官员必须定期向朝廷上报当地的降水情况,即所谓的“上雨泽”。目前的研究,张瑾tb曾介绍过清代雨泽奏报的两种形式——晴雨录和雨雪分寸,并对其资料的可靠性和价值作了客观评价1。满志敏曾对历代的雨量观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瑾tb;清代档案中的气象资料[J];历史档案;198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国凤;郝志新;郑景云;;1736年以来南京逐季降水量的重建及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2010年06期
2 周清波,张丕远,王铮;合肥地区1736-1991年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J];地理学报;1994年04期
3 郑景云,葛全胜,郝志新,田砚宇;1736~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重建[J];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4 郑斯中;历史时期气候的研究方法及气候序列的建立(摘要)[J];地球科学信息;1987年06期
5 徐正蓉;;中国环境史史料研究综述[J];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6 郑景云;葛全胜;郝志新;刘浩龙;满志敏;侯甬坚;方修琦;;历史文献中的气象记录与气候变化定量重建方法[J];第四纪研究;2014年06期
7 杨煜达;;清代档案中气象资料的系统偏差及检验方法研究——以云南为中心[J];历史地理;2007年00期
8 刘炳涛;;明代三则雨泽奏疏浅析[J];历史档案;2013年04期
9 郑景云,郝志新,葛全胜;山东1736年来逐季降水重建及其初步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04期
10 穆]臣;;清代雨雪折奏制度考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素兰;《康熙朝汉文xC批奏折汇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美苏;清代入境中国东部沿海台风事件初步重建[D];复旦大学;2010年
3 赵志千;历史文献记录的陇东地区近千年来干湿变化[D];兰州大学;2014年
4 刘大伟;清代入境中国南部沿海台风事件初步重建[D];复旦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毛阳光;;唐代灾害奏报与监察制度略论[J];唐都学刊;2006年06期
2 陈金陵;清朝的粮价奏报与其盛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03期
3 刘海波;;略论唐代对祥瑞事务的管理[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穆]臣;;清代雨雪折奏制度考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1期
5 赵贞;;唐代的天文观测与奏报[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5期
6 皮明勇;;近代奏议文献概述(下)[J];文献;1987年04期
7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海波;唐代祥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74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7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