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省制度演变研究
本文关键词:唐代三省制度演变研究
【摘要】: 唐王朝建立以后,继承和发展了隋代所创立的三省制度,并使之更为完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唐代统治者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与补充。但这并不是说三省制度的形式在唐代就已经消亡,三省制度的功能已经丧失。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唐代三省制机构及职掌。 分别介绍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各自的发展历史,机构建制,及其主要职能。 第二部分,唐代官制变革对三省的冲击。 论述在整个唐代官制变革过程中,中书门下、枢密使、翰林学士等各种新兴势力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三省制所造成的冲击及影响。 第三部分,唐代三省制总体评价。 力图就三省制度存在的意义,变革的原因,及研究现状作一整体的、客观的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艳芝;;从《论语》的“三”字语境看孔子人生哲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刘真茂;;我用一生守护青山[J];林业与生态;2011年08期
3 石头城;;廿八都 深藏在大山里的文化飞地[J];旅游;2011年09期
4 潘慧;;学会独处——赏析周国平《独处的充实》[J];青苹果;2009年Z1期
5 罗红星;余俊勇;;创新外宣运行机制 打造服务经济平台[J];对外大传播;2004年01期
6 王吴军;;清代文人爱拿省份开玩笑[J];文史博览;2011年02期
7 郭文锁;;父亲的戏班[J];散文百家;2011年07期
8 魏泉琪;;屁放得响,能当校长[J];喜剧世界(下半月);2011年08期
9 一叶扁舟;;色诱[J];江门文艺;2011年16期
10 吴鹏;;“参省”释义考[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建设;;“三省教育”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韩振普;;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解析——兼与粤、苏、浙三省地方财政收入比较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3 ;序[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数字区域建设与地理空间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杨国静;周晓农;汪天平;林丹丹;胡飞;洪青标;孙乐平;;长江下游三省血吸虫病GIS分析[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薛影影;;遵义会议的继续——鸡鸣三省会议[A];永恒的动力——贵州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亮;臧秀娟;;黔川桂三省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基于对三省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的检验[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前言[A];南方十三省(区、市)水力发电学会秘书长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郭玉柱;;“三省”整体联动 治理淮河水患——加快淮河开发建设的建议[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9 ;前言[A];南方十三省(区、市)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宫玉秀;;序言[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宇;襄阳法院法官“三问三省”[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本报通讯员 金燕博 本报记者 李月宁;一脚跨三省 三村如一家[N];新华日报;2009年
3 夏春新 陈轶;奏响一曲衢通三省的赞歌[N];中国交通报;2011年
4 吴振涛;代表亦需“三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玮;哈洽搭舞台 三省唱振兴[N];黑龙江日报;2005年
6 南郑县大河坎镇卢家沟小学 刘奇;班主任也需要有“三到”、“三省”[N];汉中日报;2011年
7 王江艳;思想工作者需要“三省”[N];中国电力报;2011年
8 特约记者 周山荣;“美酒河”保护一省先行三省齐推[N];华夏酒报;2011年
9 杨震森 本报记者 孔芒;“鸡鸣三省”的水潦:“背水”之战何时休?[N];四川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王彦;三省一区五市协作打击传销[N];黑龙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印焕;1911-1937年冀鲁豫农民离村问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宋靖;唐宋中书舍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何智能;湖南保路运动研究(1904-1911)[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维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发展结构及其系统学研究[D];东华大学;2003年
5 方春阳;水电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杨松涛;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的城镇近代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8 姜杰;基于OMI卫星数据和数值模拟的中国大气SO_2浓度监测与排放量估算[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赛群;我国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经济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侯丽艳;我国三省不孕症的流行病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辉;晚清东三省财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申慧;晋鲁豫三省自然村总体统计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银涛;清末宣统年间东三省鼠疫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秦彬;20世纪滇黔桂三省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都杰;宋至清代(1840年以前)滇黔桂交通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李钰;西北地区城市水环境景观营造探析——以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姜艳;清末东三省行政设治与社会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宁学成;中国西南三省大豆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9 游姝琪;闽、浙、赣三省毗邻区跨区域合作的机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10 刘畅;青、甘、新三省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5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7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