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法家财政观探索
本文关键词:战国法家财政观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战国法家 财政观念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财政管理
【摘要】: 本文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管理三个方面对战国法家学派的财政思想做了系统的建构,同时与其他诸子思想进行了全面比较。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战国法家立足于当时历史发展的新情况,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管理三方面入手,提出了许多积极、新颖的财政观点。财政收入方面,法家的主张主要有三点。一是财政收入方式上,他们主张“履亩而税”的田税征收制度;提出“作丘赋”这种新的军赋征收办法。这些变革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下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新兴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二是税率政策上,秦晋法家“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的税率观点以及东国法家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增加国家收入以代替高额税率的思想都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三是收入构成上,秦晋法家认为农业税是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商业税等为次要部分,并且提出了一些增加农业税收的方法如徕民政策等;东国法家认为收入主要由农业税和通过经济手段获得的收入两部分构成。财政支出方面,法家学派的主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奢俭论上,东国法家提出正常年景下要节俭,荒歉之年要适当奢侈以拉动经济、稳定税源;秦晋法家认为支出应谨慎,应讲求支出的经济效益。二是支出构成上,法家把促进生产发展的费用和奖励农战的俸禄支出看作是财政支出的重点,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奴隶制财政关系向封建地租制的转化。财政管理方面,法家的观点主要有三点。一是财政管理的基本方针,东国法家认为物质丰富是伦理规范建立的前提,所以要富民进而富国;秦晋法家提出“国富民贫论”。他们的富国理论使统治者能够尽可能地把全国财源集中到国君手中,为兼并战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他们主张设立一整套严密的财政管理机构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三是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完善的财政法规制度以规范财政收支行为。财政机构的严密和财政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国家对全国的钱粮等物资全面掌控以便在兼并战争中随时调用,这些是对战国社会日趋一统历史潮流的顺应。 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儒家、墨家、道家的财政思想中也有许多积极、进步的观点,尤其是儒家财政思想从长远看更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孔子提出涵养税源,孟子已开始分析税率,荀子主张开源节流,《周礼》中规定了一些财务行政机构的设置原则以及会计稽核思想,这些都对后世的财政制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法家财政思想中所富有的这种创新精神和顺潮流而动的态度是其它各学派思想所没有的。法家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国法家的财政思想使齐国国力大振、国富兵强;而秦晋法家的思想使秦国从实力最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头号强国,称霸于六国,直接推动了秦一统天下的步 伐。此外,法家财政思想也为秦汉封建财政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这是其历史作用的具体体现。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3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琛;;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尚继武;;古代小说虚实观探源——兼论唐前小说虚实观[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熊寿康;读《辞源》(修订本)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5 王海青;鲁迅论“三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iij”[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周少川;藏书与文化——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周晓陆;秦封泥所见安徽史料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方;;从庄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如松;;3000年来的中国人类生态观[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3 黄立新;;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及其对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郝用威;;随珠探源[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5 徐勇;;天时、地利、人和——试析赵氏立国智氏败亡的经验教训[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6 黄人二;;屈子《离骚》之飞天求女及其地域次序的政治意涵[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7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孝鸿;;斗鸡及其内在的文化意义与社会时尚——以南阳英庄汉画像石《斗鸡图》为中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重庆工学院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内部控制课题组;;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内部控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韩凤冉;;《水经注校证》淮水篇纠误[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8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76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7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