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五台山景观资源及旅游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1 11:16
本文关键词:唐宋时期五台山景观资源及旅游活动研究
【摘要】: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自然环境优美,景观资源丰富。物质文化资源是五台山景观资源的基础,主要有寺庙、佛塔、堂、室以及精美的佛教雕像绘画。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核心是文殊菩萨。围绕文殊菩萨有很多传奇故事、诗、文、赞、曲等,与寺院斋会和音乐等构成了五台山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此外,山洞、石窟等自然景观,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现”之物,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唐宋时期五台山旅游群体的参与性强,旅游活动形式多样,僧人、官员、普通群众以及外国僧人均积极参与到五台山的旅游活动之中。其中唐代是以僧人的游览活动为特征,宋代是以官员和普通群众的游览活动为特征。当时的旅游活动类型,按照旅游目的分类,有游览活动,游学活动,公务活动,弘法活动,化缘活动和朝拜活动等,其中以游览活动所占人数最多;按照组织方式分类,有独游、群游和携家游,其中以独游的人数最多;按照旅游流向分类,有区外人到区内游以及区内人到区外游,其中以区外人到区内游的人数最多。唐宋时期五台山的旅游活动已具有了休闲娱乐的性质。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景观资源和旅游活动明显不同。宋代五台山的景观资源中文殊信仰和文学作品盛于唐代,其他方面均落后于唐代,这主要是因为唐武宗会昌灭佛对五台山佛教的破坏,同时宋代统治者支持力度较小及战争等影响也是落后的重要原因。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各个群体的活动在唐代与北宋两个时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唐代后期五台山旅游资源的破坏及佛教重心的南移,使巡礼五台山的僧人逐渐减少;五台山文殊菩萨信仰的扩大,使游览五台山的非佛教信徒增多;朝鲜僧人巡礼五台山的人数减少是受国内战争的影响;西域僧人巡礼人数减少是因为伊斯兰教的入侵;日本僧人巡礼五台山的活动呈繁荣趋势是因为日本的五台山文殊信仰较兴盛。总之,唐宋时期五台山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受物质文化资源的影响,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的文殊菩萨信仰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2;K24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勋;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方方;唐宋时期王屋山地区景观资源及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78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7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