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贫富不均与调均贫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05:21

  本文关键词:汉代贫富不均与调均贫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代 贫富不均 调均贫富 社会舆论 政策与措施


【摘要】: 贫富不均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的产物。先秦时期,贫富分化程度还不是很激烈,但至汉代中期,贫富不均开始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为当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所关注。他们反对贫富失度,呼吁政府采取措施调均贫富差距,建立一个贫富有度的和谐社会。在这股舆论的影响下,亦出于维护政治稳定的目的,汉代政府也确实采取了相关措施,在土地、赋税、行业三个领域进行了调均。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汉代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对汉代社会贫富不均现象以及政府调均贫富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作个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一来可以透过这个视角认识汉代历史,二来也希望对当今的贫富不均与政府调控问题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本文共分三个主要部分展开论述: 一、汉人贫富不均主要表征及其原因分析。通过对汉代贫富不均两大表征—经济收入与消费水平差距的研究大致了解当时的贫富两极分化状况,并根据现代的理论和观点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汉代社会舆论对“调均贫富”的呼唤和主张。主要探讨汉代政治家、思想家对贫富问题的观点与主张,并分析这股思潮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以及与汉代政府调均贫富举措间的关系。 三、汉代政府调均贫富的措施、特点及其评价。这一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主要对汉代政府调均贫富的三大措施进行分析论述,并归纳其特点,同时从效果与弊端两个方面予以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琨奇;两汉田租征收方法与数量探析[J];安徽史学;1995年01期

2 李振宏;先秦诸子平均思想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张守军;中国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12期

4 张俊峰;从“制君安民”到“尊君制民”——汉代民本思想的特点及其价值悖反[J];船山学刊;2004年01期

5 王彦辉;汉代的“分田劫假”与豪民兼并[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6 陈明光;财政考虑与汉代所谓重农抑商政策[J];东南学术;1999年04期

7 李振宏;两汉时期的社会公正思想[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8 周桂钿;孔子、董仲舒、司马迁三人论富评议[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3期

9 包恒新;中华民族贫富观的嬗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王凤娟;《管子》的社会保障思想述论[J];管子学刊;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1281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81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5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