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满汉关系与政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16:28

  本文关键词:清朝中期满汉关系与政风研究 出处:《满语研究》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清中期 满汉矛盾 政风


【摘要】:所谓"创业易,守成难",盛极一时的清朝,终免不了"中衰"的宿命。然而,清朝中期的"守成"更具有代表性,仅以土地兼并、人口过多和官场腐败泛而言之,不能尽道其本质。满汉矛盾形式上的缓和,转化为事实上的消极对抗与隔阂,这种特征与满汉关系的不协调是相互作用的。不断的摩擦,减少了满汉官员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构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官场政风。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乾隆朝中期至嘉庆朝,是清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所谓“创业易,守成难”,“王朝中衰”似乎是各王朝难以避免的宿命,但是清朝中期的“守成”更具特色,仅以土地兼并、人口过多和官场腐败泛而言之,不能尽道其本质。乾嘉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都与清朝“首崇满洲”的基本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虎;;咸丰年间货币流通的民间形态——徽商志成号商业账簿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2 刘捷;从本体论到实践论——马克思主义论人的方法的根本变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黄德渊;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陈鉴昌;郭沫若抗战史剧昭示的人权真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梅传强;论直接故意中的犯罪意志[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刘海峰;;从《西域置行省议》看龚自珍的移民实边思想[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刘庆唐;;就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8 周德义;论“一分为三”与思维规律的辩证关系[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史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解答[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德禄,王文涓;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自由主义思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段继红;清代女诗人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吴海波;清中叶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7年

6 李志茗;晚清幕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赵健;晚清翻译小说文体新变及其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8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顾月琴;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和山;王先谦学术年谱[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华;新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陈华;“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论沈从文的审美现代性思想[D];温州大学;2010年

3 王作华;乾隆皇帝与《四库全书》的纂修[D];兰州大学;2006年

4 谭小军;清代江西民间秘密教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华桂玲;清代蠲恤则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付永正;清代吉黑地区满洲旗人生存状况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7 李国亮;清初《辽东招民垦田授官例》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王莹;试论李渔短篇小说的悲剧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秦良美;嘉庆帝整饬吏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乾;清代旗人刑事司法特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勇;;团正与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以清代中期的巴县为例[J];中国农史;2011年02期

2 王宇;;近三十年来晚清满汉关系研究述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贾艳丽;;辛亥革命中的满汉冲突与调适[J];清史研究;2011年03期

4 孙f ;;论载泽对宪政知识的储备和应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岳芝林;;李鸿章是否称得上晚清权臣?[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海峰;童毕建;廖s,

本文编号:1316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316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