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之际政治与王安石新学流变

发布时间:2017-12-23 00:34

  本文关键词:两宋之际政治与王安石新学流变 出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两宋之际 政治 王安石新学 衰亡


【摘要】:王安石新学在两宋之际的学术嬗变,其实并不是新学学术本身自由、自觉的传承。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统治集团的政治选择,使新学非学术层面传承的影响加深,致使新学完全成为社会诸多阶层利益诉求追逐的工具,渐趋式微,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现实的问题与困惑,正是历史镜像的投射。尽管时代在变,但传统社会中学术与现实政治的纠葛,依然在今天延续。中国传统社会丰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其实就是双刃剑,独立、平等、和谐则是两利与进步,依附、偏倚、压榨及利用则会两害与退步。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规划青年基金项目“中西哲学对勘视域下的庄子个体性思想研究”(2014CZX004)
【分类号】:K244;B244.5
【正文快照】: 初成于北宋仁宗时期的王安石新学(以下简称新学),“自熙丰讫于宣靖,六十年间,诵说推明,按为国是”[1](卷70《读两陈谏议遗墨》),为北宋中后期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2](P25-31),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学术地位及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一重要学术派别,古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崇琛;;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吴敏;田益琳;;《老学庵笔记》词语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王国良;;朱熹理学的传播与徽州和谐社会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查屏球;;名家选本的初始化效应——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在宋代的流传与接受[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方如金,陈欣;王应麟的考据学理论及其对清代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周晓光;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苏惠慧;论元代新安理学家陈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周晓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播及其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孙旭;;《北窗炙,

本文编号:1321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321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6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