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后期中国与荷兰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明代后期中国与荷兰关系研究 出处:《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十六、十七世纪,欧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这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明朝中后期,政治上一片黑暗。西方人的东来,给腐朽的明王朝很大的冲击。在明朝后期的中外交往中,中国与荷兰的交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拟对明朝后期中国与荷兰的关系做一全面系统的探讨。 荷兰人东来后,最初的目的是想通过外交途径与中国建立正式的贸易关系。但是,由于中国政府传统的朝贡政策以及葡萄牙人从中阻挠等原因,导致荷兰人的计划破产。在随后的十几年间,荷兰人又想通过各种途径打开中国的贸易大门,均遭到失败。1622年荷兰人侵占中国的澎湖列岛,导致“澎湖危机”的爆发,双方经过近两年的谈判、斗争,最终明朝政府迫使荷兰人撤离澎湖地区。这一时期明朝政府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之间矛盾不断,但是双方的贸易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624年,荷兰人占据台湾南部地区,并逐步占领整个台湾地区。中荷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荷兰人以台湾为基地,与中国进行贸易,并继续企图在中国沿海地区获得一个贸易据点。由于明朝政府的限制,导致荷兰人始终不能获得正式来华贸易的权利。荷兰人只能通过各种方式引诱、迫使中国商人前往台湾和巴达维亚地区进行贸易。但是随着郑芝龙集团的崛起以及独霸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荷兰人只能通过郑芝龙集团获得商品。虽然荷兰人不满意这种情况而进行反击,但是终明之世,荷兰人没能摆脱这种局面。 1619年荷兰人占领了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地区,并以此为基地建设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诱使华人前往巴达维亚,以便发展当地经济,维护荷兰人的统治。但是随着华人力量的不断加强,荷兰人感到统治受到威胁,所以他们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华人力量的发展。 中荷交往是中西交往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明朝政府的盲目自大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政策的错误,导致两国终明之世没有建立正式的官方关系。虽然如此,中国与荷兰的交往仍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挺;;明代后期闽粤之交的海洋社会:分类、地缘关系与组织原理[J];海交史研究;2006年02期
2 刘彼德;;17世纪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社会结构和特征[J];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03期
3 王磊石;;前工业时代的易碎品[J];报林;2011年06期
4 甘海根;;明代北京的瘟疫与政府应对[J];城市与减灾;2011年04期
5 申重实;陈梓歆;;论明代后期通俗小说的传播方式[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0年00期
6 王林仙;;浅述宜兴紫砂古代商贸[J];山东陶瓷;2011年02期
7 黄忠杰;;荷兰普林西霍夫博物馆藏漳州窑瓷器[J];紫禁城;2011年04期
8 童元方;向尚;;古地图[J];中国测绘;2010年05期
9 韩朴;方晓峰;;西洋版画中的明清老北京[J];厦门航空;2011年07期
10 徐莎莎;;试析现代扬琴作品——现代作品《觅》的心得感悟[J];文学教育(中);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序雅;林琳;;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区间贸易[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2 许文骏;;略论明代后期的造物艺术思想[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金明;;明代后期部分开放海禁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4 阿风;;明代后期徽州诉讼案卷集《不平鸣稿》探析[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5 陈支平;;从新发现的《郑氏族谱》看明末郑芝龙家族的海上活动及其与广东澳门的关系[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6 吴建雍;;清前期中西海路丝绸贸易[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聂德宁;;(荷兰)包乐史著《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评述[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8 黄挺;;明代后期闽粤之交的海洋社会:分类、地缘关系与组织原理[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杨国桢;;籍贯分群还是海域分群——虚构的明末泉州三邑帮海商[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陈诏;;《金瓶梅》饮茶风俗·红楼茶事[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展龙;简评《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N];光明日报;2009年
2 张献忠;明代后期社会性质再认识[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戴问天;“未知南大陆”之谜[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秦楚;东印度公司:公司史的传奇发端[N];法制日报;2007年
5 何沙戈;人类理性的伟大发明——股份制[N];经理日报;2007年
6 黄志耀;海峡情缘的传奇故事(二)[N];闽南日报;2010年
7 叶檀;银联“以内部垄断抵御外部垄断”不可行[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清香;中国茶飘香世界之源[N];市场报;2008年
9 许知远;国家的认可[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中医药在世界各地(十三)[N];世界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力;崇实厚生·回归自我[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何孝荣;明代南京寺院研究[D];南开大学;1998年
3 陆希刚;明清江南城镇[D];同济大学;2006年
4 岳淑珍;明代词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郭志强;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吴晓龙;《醒世姻缘传》与明代世俗生活[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焦中栋;论钱谦益的明代文学批评[D];浙江大学;2005年
8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9 戴健;明下叶吴越城市娱乐文化与市民文学[D];扬州大学;2004年
10 刘军;明清时期海上商品贸易研究(1368-1840)[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卫东;明代后期中国与荷兰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金yN成;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香料贸易[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莺;外国人眼中的郑成功[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邵艳芹;明代后期新学美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倩;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远东贸易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莎莎;明代琴歌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7 宋洁;十七世纪荷兰对台湾原住民殖民统治的建立[D];厦门大学;2006年
8 林琳;17-18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瓷器贸易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运来;明代黄河水患发生的非自然原因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变迁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10 陈昆;十七至十八世纪荷兰德尔夫特陶器中的中国风格[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332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3323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