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日走私贸易关系探究
本文关键词:明朝中日走私贸易关系探究 出处:《南昌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明朝实行朝贡贸易与海禁相结合的特殊政策,严格限制民间对外贸易。鉴于倭寇的侵扰,明朝“海禁”在对日贸易上的限制尤为严厉,终明一朝始终都严格限制对日贸易。随着对日官方贸易——堪合贸易的结束,中日走私贸易成为沟通中日贸易关系的唯一渠道。本文从政治、经济等几个方面对中日走私贸易关系进行分析论述,力求从宏观上勾画出明朝中日走私贸易发展的清晰脉络。运用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探讨明朝中日政治关系的变迁对中日经济交往的影响,即中日走私贸易兴起的特殊政治原因,归纳出几点对明朝中日走私贸易关系的现实思考。
[Abstract]:With the end of Japanese official trade and trade , Sino - Japanese smuggling trade has become the only sourc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 With the end of official trade and trade , Sino - Japanese smuggling trade has become the only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 With the principle of materialism philosophy ,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s of Sino - Japanese political relations on Sino - Japanese economic exchanges , which is the special political reason of the rise of Sino - Japanese smuggling trade , and sums up some realistic think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muggling trade .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752.9;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庆;;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探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郑海涛;抗倭胜地──象山钱仓[J];中国地名;1998年01期
3 薛理勇;抗倭名士“严氏五雄”与严桥[J];浦东开发;1999年06期
4 朱敏仪;;试论海禁政策对洪武年间对外贸易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1年14期
5 王日根;“外患纷起”与明清福建家庭组织的建设[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02期
6 包杰 ,谢康雷;苏州抗倭名楼——铁铃关[J];江苏地方志;2003年06期
7 洪荣文;明清时期泉州港衰落的原因浅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郭学礼;;明代私人海外走私贸易兴起的原因探析[J];科技风;2008年14期
9 姜铎;《中国经济通史》评介[J];学术月刊;1998年03期
10 翁礼华;反走私之战——明代嘉靖年间海上贸易之反思[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中义;;论嘉靖年间倭寇的性质[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2 王日根;沈冬丽;;明末至清代诏安地方防御体系设置及其变迁[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晁中辰;;论明代海禁政策的确立及其演变[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4 白斌;王慕民;;明代朱纨海禁政策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冯之余;;明代“隆庆开放”与海上贸易发展[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丽华;;闽南海上走私探析——以北宋泉商走私高丽及明代漳泉私商活动为例[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陈桂炳;;略谈泉州沿海地区与明代倭患有关的岁时习俗[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陈炎;;16—18世纪澳门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9 刘洋;;明代青花瓷外销分期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10 何英德;;神秘的句町国及其句町遗民遗风[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静 李志俭;明末清初海禁政策对北海的影响(上)[N];北海日报;2010年
2 孙模;永远的曹顶(上)[N];南通日报;2010年
3 李静 李志俭;明末清初海禁政策对北海的影响(下)[N];北海日报;2010年
4 曹德权;拼将热血抗倭寇[N];自贡日报;2005年
5 梁小民;明代的海禁与走私[N];南方周末;2006年
6 记者 梁易辉;一轮“明月”伴春风[N];绍兴日报;2010年
7 [美]李露晔著;当中国称霸海上[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8 卢慧红 集美中学 供稿 本报记者 蔡水才;不平倭寇誓不休[N];闽南日报;2005年
9 唐力行;“倭寇”是谁?[N];深圳商报;2004年
10 东方照;读史还得读细节[N];天津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红;明清时期的山东海防[D];山东大学;2007年
2 郭婕;明代商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王冬青;明朝朝贡体系与十六世纪西人入华策略[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法武;外力冲击下的中琉封贡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明旭;明代徽商“贾而好儒”现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贺琛;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张宗鑫;明后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春潮;明代倭寇与闽东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郭学礼;明朝中日走私贸易关系探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谢君;明清小说与倭寇[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晓颖;谢杰与《虔台倭纂》[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运通;明朝涉外法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晨;明朝嘉靖时代的“海上王国”—汪直及其东亚海上贸易网络研究(1540-1560)[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康宁;明中后期下澳通夷问题及其司法实践[D];西南大学;2011年
8 闵学进;抗倭援朝战争与朝中关系[D];延边大学;2004年
9 张健;论朱纨事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斯维廉;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396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396884.html